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 >> 基础教育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名著被篡改 语文教学能随意?
来源:京九晚报     2005-11-19 11:14:00
 

家长:不愿意孩子的心灵蒙尘

王先生:我上初二的儿子把《Q版语文》带回了家里,我读了几篇,觉着确实怪有意思的,看后感觉很可笑。可里面的词汇太奇怪,我儿子在说笑时,不时会冒出几句莫名其妙的话,让我和爱人摸不着头脑。看到我们这个样子,儿子就嘲笑我们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难道整日说些让人懵懂的语言就跟上时代了?真弄不明白。我们不喜欢孩子这样,但又管不住他,在家不让看他就在学校看,真让我头痛死了。

李女士:我不反对孩子看课外书,但像《Q版语文》之类的书绝对不行。孩子从小看这类书,会不由自主地养成不严肃甚至有点“痞”的性格。再者,这类书对学习也没有什么帮助,学不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看它除了浪费时间。

司先生:孩子的心灵是最洁净的,它像一张白纸,你如果画不好,就会在白纸上留下污点。我给孩子买过很多的课外书,其中也有幽默、笑话,但像《Q版语文》之类的书我坚决不给买。把经典文章甚至名著改得面目全非,本身就是一种极不严肃的事情,何况里面的用词、语句非常欠妥。那些前卫、另类的东西,孩子一看就容易产生兴趣、自然开始模仿,人生观、价值观不自觉地会扭曲,这样就误了孩子。

相关评论

最近,一本名叫《Q版语文》的新书流行起来,该书将一些经典课文改成了荒诞不经的搞笑故事:孔乙己因为偷光盘被打断了腿;卖火柴的小女孩签约成演艺界明星……

乍看起来,二者似乎并无关联,但所谓新新人类对于文学巨匠的颠覆却带着太多“无厘头”的味道———《Q版语文》受宠与“老舍好似怪兽”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

但是,对待这些现象,又不能完全割裂开来看。“无厘头”的流行在一定程度上还局限于相对较小的青少年群体,但是,“无厘头”也确确实实带给了新新人类一种颠覆的快感和乐趣。而“老舍好似怪兽”也正是出于那些暂时还处于“无知”阶段的青少年之手,而这正印证了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青少年还不具备鉴别文化的能力,因而其喜好带有强烈的娱乐性。

因而我们大可不必将其视为洪水猛兽,但是,“无厘头”的流行终将会动摇主流文化的地位,其对所谓正统文化的威胁是确实存在的。而由此就给文化的走向提出了要求:本应服务于大众的文化应该朝着怎样的一个方向发展?是孤芳自赏,还是顺从“无厘头”?

可以预见,如果“正统文化”不能妥善地反思和应对,完全“无厘头”化的社会也许就淹没了文化的生存空间,剩下的可能就只是颠覆的快感和所谓的新新人类。(自华)

相关资料

《Q版语文》之类的迷途

《Q版语文》“另类”在什么地方呢?一言以蔽之:该书将人们耳熟能详的中小学经典课文改编、重写成了“搞笑故事”!“Q”者,网语也,或曰:是一种时尚流行语。然而,《Q版语文》走得太远,我们说,它走上了迷途。

迷途一:消解崇高,嘲弄真理。《Q版语文》,瞄准的是曾经影响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的古今中外文学名著,瞄准的是教育熏陶了一代代人的中小学语文课本。在其笔下,鲁迅、朱自清等文学家笔下的充满人间正义和亲情的文学原型,都被弄得面目全非。就连勇敢机智的司马光砸缸,救出的居然是青蛙王子、流氓兔、圣诞老人,且其救人之举受人嘲弄。这样的“Q版”,会对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可想而知。迷途二:颠覆经典,混淆是非。文学名著,是一代代优秀作家的呕心沥血之作。现在可好,在《Q版语文》那里,这些都不再神圣,而是可以随手拈来嘲弄的对象。问题在于,这肯定会给涉世未深的青少年读者造成严重的思想混乱。这样的东西“火”起来,经典何存,文化何在?迷途三:荒诞不经,“戏说”无度。《Q版语文》,一些人标榜其为“周星驰风格”,是“新潮”,但通读全书则不难看出,它在“搞笑”的路上走得太远。

迷途四:低俗之风,充斥其间。《Q版语文》,“Q”得实在太过,其庸俗、恶俗、低俗内容随处可见。动辄“大便”、“屁股”之类,浮浅轻薄、格调不高,对这样的产品“策划”和“炒作”,对青少年读者成长会产生何种作用,不难想象。(肖凡)

<<上一页     
■相关链接  
  • 农村教育最缺“人” 最根本是提高人的素质
  • 实现我们的教育结果公平要靠什么
  • 暑期应重视青少年人文素质培养
  • 网婚扭曲中学生婚姻观
  • 第22届青少年信息学奥赛开幕
  • 违规接纳未成年人 天门一网吧买下万元罚单
  • 教育何以成为“消费大件”
  • 中国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93.6%
  • 12星座校花绝密榜单(组图)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