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在线留言
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 >> 高等教育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千里兼职只为钱?名教授违规兼职曝灰色利益链
来源:     2011-3-21 11:08:00
 
灰色利益链悄然凸显

  多赢的“潜规则”中谁是输家

  对于记者的致电,刘泉声在电话中很惊讶,“这个问题你们为什么要关注?(兼职)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我知道有人兼职十多家单位的都有。也有人所在多个单位要求全职。这是制度性问题。”

  他还表示,“就是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也有这个问题”,只是自己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不便透露具体案例。

  这的确已不是个案。

  “国内知名学者兼职之多、之滥已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知名高教研究学者、上海交大熊丙奇教授对此有过专门研究,他介绍了一个典型的讽刺细节:把每个大学和科研院所对外宣称的院士数相加,肯定远远大于两院公布的院士数额。

  熊丙奇教授说,“泰山学者”一类特评岗位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是一个全职的工作,但是现在各个省都有各自的人才计划,这些引进人才计划,主要都是为了带动学科的发展。

  其中存在一个两难:通过评审能符合岗位要求的人相对来说都是在学术方面做得比较好,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在原来的单位做得比较好的。但在原来的单位做得比较好,你让他放弃原来的单位,完全百分之百的过来,一般来说都不太能够实现。

  在熊丙奇教授看来,政府部门设置这些人才系统的初衷是好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目前符合需求的中高端人才数和岗位是不对等的。”

  颇有意味的是,在山东科技大学网站中对刘泉声的简介似乎对这一“潜规则”给予了“认可”和佐证:刘泉声教授,现为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学术委员会委员、地下工程学科方向责任研究员,山东科技大学岩土工程学科“泰山学者”特聘教授。

  而紧随其后的一篇原创新闻的标题似乎更为滑稽:土建学院(该校下属二级学院)岩土工程学科“泰山学者”刘泉声教授来校交流工作。

  既然各类文件对特聘教授的考核作出如此严格的规定,不到岗学校为何会答应?

  按照“不得不说”的解释,其背后是一条灰色的“生态链”:“这个钱一个是教育部出,一个是省财政出,不加重学校负担,两个学校还可以以有个特聘教授为荣,增加单位学术考评的力度,这样的话,只有傻瓜才会认真考核特聘教授的到岗时间,大家各取所需,国家出钱,绝对是双赢啊。”

  熊丙奇对这一观点表示认同。

  在他看来,这样一个网络事件的出现,教授在其中固然存在职业操守问题,但最大的问题不在教授,而在于各级监管的缺位,学校提供了空间和平台,并且和政府有关部门成为利益共同体,其目的不是提升教学质量和实现原创成果,而在于利用知名教授的头衔和人脉资源攫取更多资源,“从性质上讲属于欺诈”。

  “知名教授兼职乱象背后是一种扭曲的暴力”,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顾海兵说,导致这些问题的一个原因是对这些教授乱兼职没有一个制约的规则,结果是个人得利,实际在职学校手软,特聘教授学校又不愿意放弃。这个多方共赢的“潜规则”,造成了学术培养与竞争的不公平,严重伤害了年轻科研人员,最终损失的还是国家利益。 (记者 雷 宇 实 习 生 庄郑悦)


<<上一页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