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在线留言
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 >> 高等教育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浙江高等教育发展情况简介
来源:     2010-9-25 15:15:00
 
4、产出了一批科技创新成果。目前全省高校拥有科技、社科类人力资源53160人。高校教师逐渐成为我省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高校以较少的科研投入产出了较大的科研成果。2003-2009年全省高校获得的科研经费只占总科研经费的7%左右,但高校共获国家科技奖项56项,占全省获奖总数的53%(同期我省共获国家奖139项);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887项,占总数的46%(同期省奖总数为1949项)。

  ——省属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步较快。在2009年我省高校获得的17项国家科技成果奖中,省属高校占了8项。

  ——横向科研经费增长迅速。2003—2009年我省高校获各类科技项目经费达203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5.6%;其中横向科技项目经费达76.4亿元,平均每年增长4.8%。

 

  ——科研成果转化率逐年提高。2009年全省高校科研经费45亿元,其中横向经费15.4亿元。全省高校获得授权专利3967项,其中发明专利1371项;共签定技术转让合同533项,比2008年增长24%。

  5、有效服务了经济社会建设。高等学校充分发挥自身的智力和人才优势,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建设,积极为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服务。

  ——大学本身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境。特别是高教园区建设,为各地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明显地带动了杭州、宁波、温州等地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招商引资、市民就业等工作。

  ——高校积极开设适应经济建设需要的专业。目前全省33所本科高校共设有1238个本科专业点,22所独立学院设有607个本科专业点,排在前几位的英语、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等,均为市场需求量较大的急需专业。此外,按“浙江制造”的产业发展要求,我省47所高职高专院校设置了1061个高职高教育专业。高职院校中面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服务的专业结构比例分别为3.02%、39.4%、57.49%。

  ——高校许多科研成果直接产生了经济效益。如浙江工业大学“制药”学科主持筹建的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已成为我省样板平台,在省内建立了8个制药生产和中试基础,并为本省制药企业新增利税6000万元以上,出口创汇500万美元。浙江农林大学“森林培育”学科主持开发的“毛竹笋竹林高效经营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项目,已推广面积40万公顷,新增产值13.49亿元,实际受益林农近120万人。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独创我国蚕茧高温触蒸前处理新技术,已成为我国缫丝行业推广应用最为普及的一项技术。宁波大学“应用海洋生物技术”学科的“海水饵料生物高效培养与特种营养研究及其应用”项目,已在我省沿海600多个水产养殖育苗场中得到广泛的生产应用,受益养殖面积14.3万公顷,创经济效益2.3亿元。

  ——高校培育和促进了一些新兴产业的发展。结合区域优势,并瞄准国际潮流和产业前沿,我省许多高等学校培育和扶持了一批新兴产业的发展。如以中国美术学院为源泉,“西湖创意产业”渐显雏形;以电子信息类高校和专业为背景,杭州的电子产业及电子商务走在全国前列;以宁波大学、浙江海洋学院等高校为依托,我省的沿海海洋产业正在蓬勃兴起。

  ——许多高校还通过加强哲学人文社会科学建设,广泛参与各级政府的决策咨询,成为我省各级政府决策参考中的一支活跃力量,高校作为政府智囊机构的作用不断彰显。

  ——政府积极搭建平台引导高校服务地方。一是组建产学研联盟。在2007年建立产学研联盟温岭工作站的基础上建成了高校产学研联盟台州中心,已组织高校与台州9个县区、400多家企业开展了合作,高校到账经费3000多万元。我厅与杭州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组织下沙高教园区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战略合作,到今年6月底,高校与下沙开发区已开展了120多项科技合作。

  二是开展“百名博士下百家企业”专题活动。组织在杭16所高校的109名博士与下沙的百家企业进行结对,通过“下去一名博士、联系一家企业”,努力“服务企业、服务基层”。

  三是开展“5111”校企专项对接活动。即组织500名以上的科技人员,开展10场对接活动,建设100个以上的服务平台,服务1000家以上的企业。到8月底,活动参与高校达到40余所,教授、博士1200余人次;直接服务企业2000家以上,学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300余个,协议资金达1.3亿元;建立各种科技与人才培养服务平台110余个,直接为企业培训员工3000余人。

  二、浙江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起步迟、基础薄,我省高等教育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

  一是高水平大学不足。目前,除浙江大学外,还没有一所省属院校进入“211工程”或“985工程”行列;现有14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全部在浙江大学,23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21个在浙江大学;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只有8所,与天津、山西并列第12位,属于研究生教育的三类地区,即研究生教育欠发达、学位授权体系尚不满足需要的地区。博士点大多集中在浙江大学,省属高校博士生培养量仅占全省的10%。

  二是高等院校布局结构有待优化。教学研究型大学设置数量不足。大学建制高校仅12所,占普通本科院校数的3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工科院校数量不足,仅高校数的23.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林水类院校结构重心偏低。高校在杭州的集聚度过高,在杭高校36所,占全省高校总数的45%。

  三是高校教学质量有待提高。突出表现为教学中心地位的落实情况不够理想,办学特色不够明显。有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简单粗放,一方面课程教学内容老化、教学方法单一,另一方面实践实习环节薄弱,忽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是高等教育对社会的服务和引领能力还不够强。一些高校科研“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现象比较明显。高校发表的高影响因子论文不多,尤其是缺乏在国际顶尖杂志上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率有待提高,2003年以来,我省高校共承担了近57235项科技项目,但同期我省高校仅技术转让了2906项,占5%;全省高校申请专利14861项,授权7715项,但专利出售数量仅占授权专利总量的10%。

  五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有待调整。主要是适应经济社会需求的灵活性不足。部分高校专业设置脱离自身办学条件与社会实际需要。有的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脱节。校企合作机制仍需深化,企业参与教学、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政府在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高校在强化办学特色方面仍需作出艰苦努力。

  三、下一步高等教育工作的重点考虑

  按照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和我省即将颁发的《浙江省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围绕浙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新需要,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全面强化高校教学、科研、服务能力,引导高校科学分类、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努力使我省在全国成为高等教育水平和竞争力提高最快的地区之一。主要设想有:

  1、加强引导扶持,提高高校办学特色和整体办学水平。支持浙江大学和中国美术学院向一流大学目标挺进。支持浙江工业大学等若干所本科高校跻身全国高校前列。继续支持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争取若干所高职院校跻身全国骨干高职院校行列。继续支持学校科学合理提升办学层次。到2020年,全省普通高校达到88所左右,其中:大学约15所,学院22所,高职高专院校51所。逐步实现成人高校与普通高校“并轨”。

  2、加大经费投入,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大力加强教学、提升学科和培养师资,引导高校提高育人质量和办学水平。新开展本科高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重点建设60个一级学科和120个二级学科;新开展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建设,重点建设80个优势专业和200个特色专业。加强研究团队建设,继续大力引进和培养一批国内外知名的高层次人才,打造一批高水平学科专业团队。

  3、加强科学研究,进一步提高高校服务社会能力。加强研究平台和创新基地建设,推进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应用研究,多形式深化政产学合作,引导高校主动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转型升级。鼓励高校自觉融入地方科技创新体系。多形式促进高校与地方合作。加强大学科技园建设和产学研联盟建设,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上一页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