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 >> 高等教育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高校制造假就业 代表提出大学生就业四大对策
来源:三湘都市报      2007-3-15 17:02:00
 
  “某些高校追求所谓的高就业率,导致采取单位挂靠、假协议等形式,给毕业生发放一些根本不能到用人单位报到的就业报到证,制造假就业。”而今年将有600万大学生面临就业,在湘全国人大代表黄琼瑶3月14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列举了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四大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问题一就业率弄虚作假

    黄琼瑶代表认为,目前,向社会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是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但这种就业率的排队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后果。黄琼瑶说,其中最可怕就是采取不同手段弄虚作假。虽然在就业率打假方面,相关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收效甚微,除了毕业生人数庞大,灵活就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多,难以一一核查的原因之外,就业率本身无法准确统计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对策:用失业登记制代替就业率

    针对这个问题,黄琼瑶代表提出解决之道。她说,用失业登记制度代替就业率统计制度可以保证可控性,也就是说就业率不再由各学校统计上报,改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根据毕业生自愿申请失业登记的情况,统计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另外,黄琼瑶代表还建议,统计就业率的时间要延长。“因为毕业生工作找寻需要一定时间,应该延长至毕业生毕业一年后再统计。”

   问题二下基层就业面临三大难点

    有数据显示,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毕业生赴县(市)、乡镇基层单位就业的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9.6%,而到2006年就仅有3.7%。黄琼瑶代表认为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有三大难点。一是我省大部分县(市)、乡镇,由于单位职工超编严重,基本上无法为毕业生提供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二是由于一些县(市)、乡镇经常出工资不能正常发放,生活困难等问题,这样的就业环境对引导毕业生产生了负面影响。第三个难点是毕业生本身的问题,一些毕业生一心向往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或省会大城市,导致问题的出现。

    对策: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加强引导

    对于这三大难点,黄琼瑶认为,目前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各级政府加大工作力度,为毕业生在基层建功立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将有组织的大学生服务基层行动逐步转化为大学生主动服务基层的内在需求,只有这样才可能改变现有毕业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问题三专业需求结构性失衡

    “就业结构性失衡,也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原因之一。”黄琼瑶代表说,目前从数量上来说,我国大学生总体存量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这种结构性失衡主要表现为高校毕业生专业结构与社会职业人才需求结构的不匹配。

    对策:成立专门人才预测机构

    针对这个问题,黄琼瑶代表认为,各级政府要成立专门的人才预测机构,培养预测工作人才,建立科学的预测体系,为高等教育规划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只有这样,政府部门才能有效地实施宏观调控,并引导高校合理设置专业、自主调节各专业招生规模。另外,要让高校拥有专业设置自主权,解决全国专业模式单一,人才培养缺乏特色的不足。

    【问题四就业社会责任分配不均

    “毕业生就业工作,高等学校责无旁贷,但仅仅依靠学校是无法真正解决当前的就业难题的,它需要政府部门、高等学校、大学生及其它社会各界的协同努力。其中,政府部门所发挥的作用尤其重要。”黄琼瑶代表说,就是一个就业社会责任的分配问题。

    对策:纳入社会就业总体统筹安排

    在这个问题上,黄琼瑶代表建议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社会就业总体统筹安排,减轻高校主体的责任。另外要从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方面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保障,建立有效的就业服务体系。 (作者:胡信锋 杨小娴)

■相关链接  
  • 民办高校打着幌子称"名校" 记者暗访招生骗局
  • 民办高校扰乱招生秩序将被处理
  • 民办初中提前抢生源 承诺给尖子生免学费
  • 河南今年将启动民办职介机构信用等级评定
  • 交五千元民办学历变公办 某校强收学生文凭费
  • 福建民办高校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
  • 2007年本市中职航空服务专业招生计划公布
  • 就业渠道畅通 学生愿意就读中职类学校
  • 中职学校出现ISO质量认证热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