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在线留言
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 >> 综合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考试问题令学生身心疲惫 自主招生减负还是增负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0-2-2 9:12:00
 
   疑惑三:考试难度加大令学生身心疲惫

    “如今的自主招生与高考没什么区别。”刚参加北大、清华等高校联考、名为“名为湖”的网友向笔者表示,谁都希望自己多一次竞争的机会,于是拼命复习、赴考,相当于让我们又多了几次高考,其结果是身心疲惫。

    刚参加完自主招生考试的部分学生在论坛中表示,不同的大学自主招生考题有侧重点,有的在数理化方面要求高,有的要求学生博览群书,但是,无论是自己还是家长,总希望抓住更多机会进入名校,所以报考了多所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不少学生抱怨说:“每一场考试都很重要,但差异很大,我们在复习时需要不停地‘调频道’,真的好累!”

    专家观点:当前的自主招生模式必然会导致学生诸多不适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指出,中学的教学模式与自主招生严重脱节,学生思考、表达、写作能力等应从小逐步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美国中学生接受的不是卷面作业,而是在老师引导下刻意完成一些研究性题型。

    同时,熊教授指出,将自主招生时间安排在高考之前,会有一些弊端:首先,会与期末考试相冲突;其次,共性与个性测试时间的颠倒,必然有悖自主招生原则。事实上,西方国家以及中国香港地区在内的自主招生考试,通常是先“共性测试”,再“个性测试”。而我们的自主招生却在颠倒这一模式,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小高考”;由于考试难度不断加强,必然促成学生焦虑。

    对于应当建立何种自主招生模式的问题,熊丙奇教授认为:“高考成绩出来后,可以划定高校的分数线,学生提出申请,高校可根据高中成绩再进行个性测试,以便进入一个多元化测试体系。”熊丙奇说,建立先“共性测试”再“个性测试”的模式,最能折射高校个性。

    结束语:学生之累,来自于高校生源之争

    “目前,自主招生规模逐步扩大,2008年国内自主招生高校已达80所,不少高校自主招生比例已超过5%。”熊丙奇指出,这几年的自主招生一直在错误模式下运行,因此公信力每况愈下。一方面社会对自主招生模式不太认同,此外,自主招生也并未实现高考改革的初衷。素质教育的目的是逐步减轻学生负担,而如今随着定位不清晰的自主招生制度的逐步推进,学生压力不降反而加重,因而应从根源寻找问题。按照目前情况来看,把自主招生考试放到高考后进行不会有什么问题,唯一的问题是高校愿不愿意放弃权利,这才是真正的难题。发达国家也经历过艰难改革,方才积累出成功经验。为什么我们不去借鉴呢?若我们仍沿用现今高考模式,高校之间各自为政地抢生源,带给学生的必将还是继续经受折磨。
<<上一页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