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 >> 综合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假借学校名义忽悠学生和家长 查处一企业涉嫌欺诈案
来源:浙江在线嘉兴频道     2007-2-10 15:08:00
 
       寒假已至,针对学生的促销活动也多了起来,一些企业更是假借学校的名义对学生及家长开展涉嫌欺诈的商业活动。

  2月6日,嘉善“12315”连续接到学生家长反映,上海世永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假借学校名义搞免费检查视力,实为某治疗仪的促销活动。一些家长经不住促销员的“耐心”宣传,另一方面也迫于“老师的意思”不得不购买。

  据一位家长讲述,2月3日她的孩子在家接到一个电话,说是学校组织学生检查视力。当第二天母子俩来到嘉善某宾馆时,遭遇十几名促销员轮番促销。这名家长称没带钱,促销员便陪同其去银行取钱后当场购买。购买后家长与学校联系,校方答复根本无此事,方知上当受骗。

  接到举报后,执法人员立即前往调查,现场发现有25名推销人员正在对70余名家长及学生推销“凤眼神视觉频谱治疗仪”,执法人员立即对该场所进行查处,并当场查获治疗仪6台。

  为此,嘉善县消协发出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学校是教授知识的地方,任何与教学无关的消费活动,学校不会为之;遇到此类推销,家长可以先向校方咨询再决定消费与否,谨防他人假借学校名义进行非法促销。

  相关链接

  目前少年儿童视力治疗和服务市场存在五大“陷阱”:有些人打着中医治疗的旗号,到中小学校游说,宣称“可有效治疗近视”,诱骗家长上当;夸大治疗效果,甚至宣称一种药物能够治疗多种眼部疾病;眼枕、眼罩、眼部按摩器等种类繁多的保健器具疗效不明显,甚至延误治疗;宣称“特邀知名专家坐诊”或打着正规医院的旗号,进行虚假宣传;一些产品以患者的名义和形象作宣传,在报刊、杂志上进行违法宣传,声称“能够治疗近视”,误导消费者。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