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学习很刻苦,生活也很有规律,甚至有点单调:晚上十二点睡,早上七点多起,没有什么消遣,就是看书。经常坐在厕所里还用英语自言自语,并坚持用英语写日记。一方面,她是想做给妈妈看看,虽然父母并没有要求她怎样,可越是这样,郭晖越是刻苦学习;另一方面,郭晖由衷地喜欢学习。“对我而言,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尤其是和疾病的痛苦比较。一盒盖一盒盖地大量吃药,一滴一滴输液像小刀割在身上,和那些比较,学习简直太美了!”说到这儿,郭晖的眼睛充满了明亮的喜悦,“所以我特别不怕孤独,看书时就像
进入另一个世界,像和一个人聊天一样,真的能感受到知识带来的乐趣。”
■专科自考:一发不可收拾的开始
1991年4月,郭晖第一次参加了自考,一共报考了三科:英语语法、英美概况和英语综合技能。考试的那天,她觉得有点发烧,担心考不好怎么办。送她考试的哥哥安慰她,“没事,下了这么大工夫一定能考好。”坐在考场里,郭晖明显感觉到头晕。但奇特的是当拿到试卷时,她一点不感到难受了,也没有了原先的紧张和担心。准备充分的她觉得生词很少,做得很顺利。考完回去,郭晖就病倒了。
一个多月后,妈妈替她去看张榜公布的成绩,郭晖虽然心里觉得有数,但还是有些忐忑不安。妈妈回来,还跟她卖关子。郭晖问:“怎么样?”“不太好。”“几门没过?”郭晖心里一惊。“你自己想想,觉得几门没过?”妈妈逗她。“都应该过啊,我考试时就算好了。”妈妈扑哧一声,笑了出来,“都过了,而且三科都是全市的最高分!”
后来,培训班停办了,但郭晖一直坚持自学,1993年6月拿下了专科毕业证。母亲想替她在学校里谋个职位,但是学校不要专科生。郭晖决定继续学,读本科。妈妈觉得女儿学习太辛苦,请求她休息两年,郭晖同意了。但她还是闲不住,去学校旁听了外教老师的口语课,从那里也得到不少鼓励。
有一次,爸爸的同事找她,请她给孩子辅导一下英语。家长提出付费,郭晖不同意,结果家长说,收学费是为了要她尽到做教师的责任,这也是一份正常的工作,要认真对待,就应该接受报酬。于是,郭晖有了第一份工作。
拿到第一次的工资100元钱,郭晖高兴极了,父母也很欣慰。他们只愿女儿能够好好地活在世上,从来没有敢期望什么,现在女儿有了自己的收入,一家人真的看到了一种希望!郭晖也觉得像是有了个支柱一样,也肯定了自己的存在价值———教会了学生并且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真是莫大的成就。
她教得很好,渐渐地,求助的学生多了起来,不仅有中小学生,还有大学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也上门求教。在教学生的过程中,她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会的东西,需要继续提高。终于到了两年的休息期限,郭晖又开始为新的目标努力了!
■硕士学位:坚忍不拔的努力,掌握三门外语
1996年7月,河北工程学院和山东大学合办了一个英语专业的研究生班,入该班进修学习三年后,并通过国家的第二外语统考,完成一篇毕业论文,即可申请硕士研究生学位。当时,郭晖的自考本科已有8门主科过关,有资格进入这个研修班学习。父亲交了17000元学费为她报了名。女儿很心疼父母的血汗钱,可父母却无怨无悔地支持她的学业。
闪光的荣誉:郭晖荣获“邯郸青年五四奖章”
榜样的力量:张海迪为郭晖送上生日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