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 >> 综合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直视教育腐败:谁“吃”了学生的教辅费?
来源:四川在线     2006-4-8 9:33:00
 
    学校以3折左右的价格购入辅导材料,再以6至8折的价格统一卖给学生,这是发生在沈阳一些中小学的真实情况。

  实行“一费制”后,中小学校不得强行要求学生统一购书,但家长的望子成龙心切和学生对教辅材料的切实需要,使得教辅材料仍然成为一些学校和教师获利的工具。

  一位从事教辅材料买卖多年的个体书商向记者介绍了教辅图书流通的全过程:发行公司先低价购入书号,一般一个书号价格在一万元左右,再组织相关教师编写,然后印刷,批发给书商。书商的购入价在2.5至3.5折左右,一般是加5个百分点卖到学校,之后学校以6至8折的价格卖给学生。

  比如说,吉林大学出版社的《课堂革命》一书,16开104页,定价10元,书商以3元购入,3.5元卖给学校,学校则以7元钱卖给学生。

  “现在决定购买教辅材料的部门大多在教务处,有时由各学科教研组长决定。”这位书商介绍,他们推销书籍时要请相关教师吃喝,还要给予其图书定价2%的回扣,如上述《课堂革命》一书,每本书书商要从自己获利的0.5元里再拿出0.2元给相关的老师。

  这位书商说,自己买卖的书都是正版,质量也比较有保证。几年来他去过的学校有上百家,除其中一些小学拒绝购买外,大部分高中、初中学校都大开“方便之门”。目前,与他保持联系的学校还有10多家。他表示,沈阳像他一样的个体书商有40人左右。

  据了解,一般中学生一学期约要学习十个学科,基本每科都有相应的辅导材料。像数学、英语等科目少说要有两至三本辅导材料,一学期从学校购买的辅导材料至少要十余本。每本价格都在十几元钱,算下来每年学校从中获利是个不小的数目。

  辽宁自2004年中小学教育收费开始实行“一费制”,要求各学校不得强行要求学生征订教辅用书,但可以向学生推荐经省中小学教学用书编审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教辅材料,确保学生自愿选订。尽管如此,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2005年底辽宁省教育厅通报的10起教育乱收费典型案件中,两起涉及乱收教辅用书费。教育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应尽快研究出台切实可行的办法,彻底杜绝乱收教辅材料费。记者王莹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