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 >> 综合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珠三角一中学调查:17.7%中学生有性行为
来源:《南方日报》     2005-12-6 16:56:00
 
  专家呼吁青少年“防艾”知识教育亟待加强

  本报讯(记者/陈枫 通讯员/赖红英)珠三角一项小范围调查显示,192名中学生中17.7%有婚前性行为,而最近一次使用安全套的仅占38.7%。而另一项调查显示,国内10%—30%的大学生有过婚前性行为。专家呼吁,青少年的性安全教育亟待加强,特别是大学生应该成为预防艾滋病的中坚力量。

  昨日下午,省教育厅和省卫生厅主办的“广州地区大学生预防艾滋病论坛活动”在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举行,省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顾问许锐恒、省CDC艾滋病防治研究所所长林鹏、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主任医师蔡卫平三位专家,与来自各高校360余名学生代表就艾滋病防治问题直接对话。

  青少年“防艾”教育应加强

  许锐恒在专题报告中指出,省CDC近期在珠三角富裕地区一所中学所作的一项小范围调查显示,192名中学生中,17.7%有婚前性行为,而最近一次使用安全套的仅占38.7%,其中吸毒(主要是服用摇头丸之类药品)的占5.2%。专家强调,这个只是小范围的抽查,不能代表广东的全貌;但其透露的信息值得社会警惕,青少年的性安全教育亟待加强。

  大学生是艾滋病主要侵袭对象

  针对有媒体报道的“大学生和农民工一样成为艾滋病高危人群”的说法,许锐恒和林鹏表示,这种说法主要是基于大学生处于思想活跃、行为活跃、性活跃这三“活跃”期,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国内10-30%的大学生有过婚前性行为,而如果学生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则有可能感染艾滋。由于省内没有大规模针对大学生的艾滋病普查,所以很难最后下结论。“但无论是不是高危人群,艾滋病主要侵袭对象的确是年轻人,而其中主要是大学生。因此,大学生们要正视自己面临的艾滋病危害问题,成为积极‘防艾’的中坚力量。”

  链接

  七成受访者赞成“防艾”进小学课堂

  本报讯广东省委党校人本研究中心近期的一份调查显示,市民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认知率比3年前明显提高,近七成受访者认为艾滋病知识应该进入小学高年级课堂。

  省委党校人本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红丝带研究室主任龙秋霞女士说,由于全球50%的HIV感染者发生在24岁以下人群中,因此青少年应该成为宣传监控艾滋病的重点人群。他们正处于性活跃期,渴望了解性知识,然而学校在这方面的教育却仍然十分滞后,孩子只能通过其他非正规的途径获得性知识。

  在龙秋霞主持的千人问卷调查中,近七成的受访者认为艾滋病知识应该进入小学高年级课堂。引人注意的是接受调查的199名吸毒劳教人员有92%认为小学高年级应开设艾滋病预防课程。而小学程度以下的被访人群里,也有九成赞成者。(陈枫)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