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的专家学者还认为,为高考学生设置体检门槛没有法律上的依据,建议给予取消,因为该《指导意见》列举的众多疾病等健康情形基本都不属于危害公共健康的传染性疾病,更不属于影响到患者认知的智力能力的精神性疾病。专家指出,对高考学生进行全面体检是有必要的,但对这类健康弱势人群进行歧视性限制,显然缺乏任何科学依据。
“学生上大学设置身体条件限制,这在国际上也没有惯例。”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朱旭东教授,北京理工大学胡星斗教授,武汉大学叶必丰教授,北京市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专业委员会李方平律师等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说,“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对考生健康状况不做特别要求。”
李方平律师举例说,在美国以耶鲁大学所在的康涅狄格州为例,该州法律只要求学生完成主要的免疫接种,并在入学前进行健康评估,目的是为了学校给学生提供更好地健康护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
几位大学教授同时指出,即便在我国香港和台湾的大学甄选入学招生办法中,也都没有为学生入学设置身体健康状况和生理条件的要求。比如香港大学仅要求考生填写健康调查表,通过X射线胸透检查后即可登记入学;台湾地区历年的“大学甄选入学招生办法”也只规定考生需要提交考试成绩等各方面的资料。
●推广学分制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能让患病学生在家上大学
取消高中体检限制并不意味着患有传染病的学生都要去大学校园上大学。专家们指出,大学应该通过和创造其他途径帮助这些学生完成大学学业,而逐渐推广的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程度,已经为患病学生完成高等教育提供了基本条件。
专家们认为,那些不宜在校集体学习的学生,包括生活不能自理的学生、患有各种传染病的学生等,可以通过大学的远程教育完成各个科目的学习;患有高血压、慢性炎、慢性肝炎等的学生,在症状轻微时丝毫不影响他们完成学业,一旦病情恶化便可以休学,病情稳定后再重返校园继续就读;对于盲人、肢残等学生,如果家长愿意陪读或请人陪读,大学也应该允许他们通过自身或家庭的努力完成高等教育学习任务。
“只要学生累积学分达到大学毕业规定,应该给他们颁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专家们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