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舒苑在网上查到成绩:650分,获得面试资格。
按要求,入学申请资料包括反映个人信息的申请表、陈述报读复旦理由的申请信、反映其高中三年学习成绩的证明、两封推荐信(至少一封为其中学老师的推荐信)及反映其各方面能力的相关证明等。
全家总动员,为孩子出谋划策。结论是,申请材料最有讲究。
“这是整个选拔中最花费我精力的一件事。”舒苑前后大概忙乎了一礼拜,写什么,怎么写。最后,与家人商量,她决定写自己最自豪、最有体会、也最能显出自己长处的三件:学琴、作文、担任校学生会干部的经历、感悟。
舒苑也没有疏忽另一件重要的事,准备两封推荐信。她特地征求从她初中就很了解的校长与自己的大提琴老师作自己的推荐人。
那天,当她在键盘上敲下申报材料的最后一句:“我的音乐、我的思考、我的通感此时此刻都在这个拍点上,我与复旦的拍点上……”她仿佛听到了那美妙的音符。
秦绍德在总结这次自主招生时,曾直言不讳:最失望的就是推荐信。
“其实,美国大学的自主招生,申请资料尤其是推荐人的评语非常重要。”复旦高等教育研究所博士乐毅介绍。
很多考生把申请材料当成一篇关于“我”的作文来写,美则美矣,但是,却显得空洞,尤其是对自己为什么希望到复旦、对复旦气质的理解,显然比较游离。
而推荐信基本没有多少可资利用的信息。“几乎所有的推荐人在推荐考生时,一律都是“他(她)是我平生教过的最优秀的学生”,推荐词千篇一律,毫无个性。
“面试非常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