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 >> 高考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透析市场繁荣背后:高中教育畸形发展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05-9-29 11:03:00
 

  危害——补习班,不取消不行了!

  “政府只能提供三年的高中教育,多一个补习生,就少一个应届生。这对应该享受高中教育的学生是不公平的。有家长会说,我也出钱呀!但高中教育是公共利益,大量的投入还是由国家来承担的,而且高中教育本身就是稀缺资源,是极为有限的,你是挤占了别人应该享受的资源,并且是优质资源啊。”一位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层领导指出。补习班的存在是对国家普通高中三年政策的背离,是公办高中教育领域的“违章建筑”。 这是其危害之一。

  其二,补习班的迅速膨胀导致整个高中教学领域的“生态系统”开始失衡,教学重心出现位移,喧宾夺主,主次颠倒,严重影响了应届生的教学质量,并且必然产生“应届不行靠补班”的恶性循环,促使教育周期不自觉地延长。这难道不是高中教育的一个怪圈?

  其三,过早地给学生和家长以心理暗示,增加了他们对补习班的依赖心理。同时,补习生与应届生在“时效”这个层面上,显然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但在高考时却享有同等的资格,这实际上是不公平的,且一届顶一届,似乎形成了大家都习以为常的劣币驱逐良币的“多米诺骨牌”。而且,靠时间硬“磨”出来的大学生,即便是品牌的,总体来说能有多大的后劲?

  其四,“高四”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教育,只是一种应试训练,岂能成为正规学校的组成部分?以语文课堂复习为例,第一轮就要“消化”一本50多万字的大部头复习资料,还不算月考和周练之类。而后模式化的毫无新意的“练兵”题铺天盖地而来,你别无选择,只能挣扎在茫茫题海中,努力而又机械地咀嚼被精细化了的“旧”知识。

  三年前,一名女生信心百倍地来到邻近县城的一家“高考大户”补习。可两个月后,就落“泪”而逃。她说“实在吃不下那份苦”:每天早晨五点多就起床,晚上很晚才休息,一个月只休息一天。有一次上自习时,她突然头疼,同桌便扶她回到宿舍,并倒在床上都睡着了。等再到教室时,她俩的课桌已经被班主任抽走……用的复习资料不知是哪儿搞来的,同一个知识点,别的资料训练100道题,这本可能有200道,做得人头昏脑胀。最受不了的是,大家一天到晚都很少说话,人人课桌前堆着一尺多高的资料,当你不小心很响地推开教室门时,立刻会有几十颗戴着眼镜的脑袋,冷漠地从书堆后伸出来……

  “我再坚持下去,就要神经了。”她说。耐人寻味的是,家乡人在善意地指责女孩“没毅力”的同时,对该校补习班的这套“严”字当头的做法盛赞不已。这是教育之悲,还是喜?显然补习班已经将应试教育推向了极致。

  其五,补习班带来的“泡沫质量”影响了学校的形象以及校际关系,与中央的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比如想方设法留住高分段学生,所谓一个好学生要为学校作三次贡献;比如无序竞争,不择手段,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等等,加剧了教育这方净土的污染。

  其六,大量的达线生选择复读,对高校正常的招生秩序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冲击。不少省市复读的达线生是以“万”来计算的。据说,有一个县近年来高考成绩突出,原因何在?达线800人,就有差不多400人复读,应届生当年几乎都不走。

  其七,激烈的竞争、浮躁的氛围和过重的工作量,使教师疲于应付,实在无暇静下心来钻研业务,造就的是一批长于应试技巧,缺少专业素养,缺乏发展后劲的伪“名师”。同时,补习班明显的商业气息,已经影响到师生之间的关系,有的学生就公开逗乐说:“拉来一个达线生,咱们老师的高考奖就又多一千块。”教师们感慨万端:“以前学生考上大学对老师感激不尽,现在寡淡得多了。”师生关系事实上是被扭曲了。

  其八,影响了高中规模的扩大和高中教育的普及,甚至是以漠视整个高中应届生为代价的,是高中教育一种畸形而无序的发展,是一种典型的饮鸩止渴、急功近利的教育短视行为。

  一位资深的教育工作者分析:“以前补习班的危害不明显,这几年一膨胀,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后果太严重了,造成的重复浪费更是惊人。再不采取措施,我们高中教育的健康发展从何谈起?”

  这是全国不少省市痛下决心取消补习班的原因所在。其中山西的措施就很有力度,并已收到良好的效果。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链接  
  • 高职教育走出发展误区
  • 中等职业教育当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 透析市场繁荣背后:高中教育畸形发展
  • 高校违规招生涉嫌欺诈 校方称学生反映情况没用
  • 湖北副厅级选拔考试 考生通讯工具全部上交
  • 认为招生程序不公 一硕士生状告厦大
  • 改革后四级考试新样卷推出 快速阅读内容将增加
  • 杭州今年参加成人高考的人很多
  • 北京学生明年起可在京参加美国“高考”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