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在线留言
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政策法规 >> 考试规定 >> 高考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高考新政:减负,增负?
来源:新华网     2008-10-13 16:11:00
 
   为配合高中新课改试点,浙江省正式启动了全新的高考方案。新高考一改以往单一的评价体系,个别科目尝试为学生提供多次考试机会,还为不同水平的学生设置了不同的考试方案。这一以减负为初衷的高考新政,能否真正实现学生减负的目的?

    2008年9月13日上午,浙江30多万高三学生迎来了2009年新课改高考的首场考试——英语听力考试。

    这是参加2009年高考的考生首次听力考试的机会。据了解,2009年浙江省将实施新课改高考方案,根据方案规定,英语听力测试单独安排,全省统考,使用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二级)听力试卷,一年提供2次考试机会,由学生自主决定参加考试时间和次数(限定在2次以内),并从中选择一次考试成绩计入总分,成绩2年内有效。

    除此之外,浙江新高考还将在学生评价体系、考生考试科目选择等方面,做出重大改革。

    然而,这项以减负为初衷的高考新政,能否真正实现减负的目的,人们尤其是考生、家长对此极为关注。

    多项探索开启高考改革新思路

    在此之前,包括浙江在内的绝大多数省份,高校招生都是实行单一的一次性统一选拔考试。对此,多年来社会各界一直争论不休:“一考定终身”的考试方式科学吗?高考如何更好地将应试教育引导到素质教育上来?

    面对这些多年未决的问题,浙江省推出了以最大程度实现高考公平公正和高考减负为目的的高考新政,对现行高考政策进行了全面的突破和探索。

    改单一的一次性统一选拔考试为三位一体的多元化招生考试评价体系,是本次高考改革的第一项突破。所谓的三位一体,即学业水平测试,包括高中会考、综合素质评价和统一选拔考试。

    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张绪培介绍,改革后的招生考试评价体系,将进一步强化会考作为学业水平考试在高校招生中的作用,其成绩将进入档案,提供给所有招生院校,作为录取的重要依据。

    同时,延续高中新课改对学生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将综合素质评价引入高考,作为高校选拔新生的重要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在学生成长记录过程性评价的基础上,内容涵盖学生的品质与素养、学习能力、审美与艺术、运动与健康、探究与实践、劳动与技能等6个方面,结果包括学业评价、项目测评、操行评语。根据要求,评价结果将最终形成《浙江省高校招生综合素质评价基本信息表》,在学生达到高校投档分数线后,随学生的电子档案一并投档,作为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院长葛为民认为,此举将有效避免“一考定终身”的弊病,更为全面直观地展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并有利于引导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项改革措施是,改单一考试科目为分类设置考试科目。对于报考第二、三批录取院校的学生,重点测试通用型知识和能力,考试科目维持原有的“3+X”科目组合不变。对于愿意报考第一批录取院校的学生,在“3+X”科目组合基础上,增考自选模块。自选模块由考生在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9门学科选修模块的18道题中,自主选答6道题。对于定位报考第四批录取的高职高专院校的,考试科目除“语、数、外”三门外,增加技术考试。技术科目包括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

    改革新方案还有一大突破:改一次考试为部分科目多次考试。为避免因环境和设备等问题给考生考试造成难以弥补的影响,弱化一次考试的偶然性,新高考方案对英语听力和技术考试提供每年2次的全省统考机会,学生可自主决定参加考试的次数、选择考试的成绩。每位学生最多可参加2次考试,成绩2年有效。

    力求提供公平宽松考试环境

    张绪培说,浙江省此次高考改革有着扎实的社会现实基础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次高考新政是在高中新课改基础上施行的,顺应了浙江省教学改革的需要。

    从2006年开始试行的浙江省高中新课程标准改革,突出强调了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三维目标的统一。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权,突出了学生间的差异发展,同时,还建立了学生成长记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对高考进行相应的改革,是高中新课改实施的必然要求。

    与此同时,这次高考改革还是浙江高等教育大众化、高中教育普及化的必然要求。来自浙江省教育厅的数据显示,目前浙江省高考录取率已达72.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8%,初中升高中的比率达96.6%。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方面,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培养目标差异很大,单一的选拔模式很难适应高校人才选拔和培养的多样性需要;另一方面,高中教育普及化后,学生个体差异更大,如果让所有学生参加完全相同的考试科目和内容,会给相当一部分学生造成沉重的学习负担。

    为使新课改高考方案更贴近实际,浙江省教育厅早在3年前便开始着手调研,先后召开了逾50场座谈会,并开展问卷调查,参与人数超过5000人。几经修改之后,方案才得以出台。

    “我们探索的多项改革措施的根本目的,是尽最大可能反映考生的真实水平,为考生提供更为公平、宽松、科学的考试环境。”张绪培说。

  减负初衷能否真正实现?

    尽管教育部门希望这次改革能最大程度地减轻学生负担,反映出学生的综合实力和真实水平,但方案出台后,还是引来了社会各界的质疑。

    有人认为,将原有的“3+X”考试模式人为地区分为“3+X+自选模块”、“3+X”和“3+技术考试”,有将学生人为地区分为三六九等的嫌疑,容易引发学生的自卑心理和攀比心理。

    还有人认为,虽然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考大学不像过去那样困难了,但不放弃任何一个进更好大学的机会,仍是绝大多数家庭的美好愿望。在此心理作用下,许多家长和学生并不愿意根据自己的真实水平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考试科目,而学校为了攀比上线率和重点率,也会尽一切可能鼓励学生多项兼报。这一切都会在无形中增加考生的负担,使减负的初衷最后演变为增负之实。

    针对可能出现的“三类兼报”行为,葛为民表示,全国高校每年在浙江通过高考招收新生大约26万多人,其中“一本”仅3万人左右,“二本”、“三本”在10万人左右,剩余的一半则进入到各类高职高专。从这一点分析,有能力报考第一批院校的学生只是少数,而理性选择第三种考试模式的考生应该占到绝大多数,他们将着重突出实践技能考核,减少了综合科目的考试内容,将大大减轻学习负担。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叶宏认为,一类模式中自选模块的考试内容,也是现行高中阶段的必选内容。将原本分散在各学科中的内容,通过设立自选模块的方式供少数考生选择,将大大减轻大部分考生的学习和考试压力。他认为:“多模式选择看似考试的类型多了,但事实上,却加大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同时更好地体现了人才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培养。”

    另外,为淡化学校之间在上线率、重点率上的攀比,新高考政策还将改学校集体报名为社会化报名和学校报名相结合的办法,为考生自主、理性选择考试类别提供更为宽松的环境。

    高校自主权是否过大?

    还有人对本次改革的另一项内容提出了质疑。根据改革方案,第一批招生院校可以自行选择是否将“自选模块”的分数纳入投档分数范围;招生院校可以自主决定是否对相应学科的会考成绩提出等第要求;在投档分数线以上,还可以自主对学生的统一选拔考试成绩、会考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进行综合考虑,择优录取。有家长质疑,高校的自主权是否过大了?它会不会在一定程度上给暗箱操作披上合法化的外衣?

    对此,浙江省教育考试院认为,自主选择是未来高校招生的趋势,个性化、多元化的选拔标准能让不同类型的学校选拔到适合自身培养目标的学生,有利于高校更好地培养和选拔既有必备的知识基础,又有个性和特长的专业人才。同时,一所学校在一次高考中只会设置一个选拔和录取标准,所以对报考同一所学校的学生来说,这仍是公平的。叶宏还介绍说,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里,统一选拔考试成绩仍然是划定分数线和各学校投档线的唯一依据,高中会考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高考总分中不占权重,仅作为高校在投档分数线上择优时的参考依据。他说,高考新政的录取体制没有改变,仍实行“学校负责、招生机构监督”,制约监督体制健全,担心这项改革可能为高校招生预留暗箱操作空间是不必要的。

    同时叶宏强调,即便只是择优的参考依据,综合素质评价的设计也力求客观真实、公开透明。进入高考考生电子档案的《综合素质评价基本信息表》是在学生高中阶段成长记录的基础上,采集基本信息形成的,项目指标或以等第呈现,或作客观写实,排除了主观性很强的鉴定性文字,评价标准统一,程序公开,结果公示。

    张绪培坦言,作为阶段性的高考改革方案,新政出台和具体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新问题。今后,教育部门还会继续有计划地根据实际情况完善高考制度,以使高考更加公平公正、科学合理。

    各方声音

    学生:新高考是一次机会

    满文涛是杭十一中高三(8)班的学生,平时成绩在班里排前5名,2009年他准备报考一类学校。

    满文涛认为,普通中学的学生在数学、英语方面比重高的学生弱,而语文、文综则相差不大,所以他在选择自选模块时,选了两个政治模块、两个历史模块、地理和语文各一个模块。

    “我们班一共有近50名学生,其中选择一类的有8名。”满文涛说,在这8个学生中,除了一个数学特别好的同学选了数学外,其他人都选了语文和文综模块,“增加模块后,学习压力可能会增加,但对普高学生来说多了一次选择的机会,也增加了上‘一本’的机会。”

    家长:担心孩子没了冲刺的机会

    为迎接新高考,目前一些学校对高三年级按照类别进行了分班。

    “虽然孩子现在成绩不是太理想,但我们总希望孩子能在最后一年冲刺一下,说不定就能上‘一本’了。可一旦分班上课,就连努力的机会都没有了。”不少家长认为,即使学校承诺分班只是暂时的,但这个方案仍然会留下很多后遗症,比如孩子经过努力调到上一类班级,那很多内容就需要从头学起。家长还担心,经过分班后,学校在师资安排上会向一类班级倾斜,这对二、三类的学生来说是很不公平的。

    学校:学生、家长最好明确定位

    “上个学期,学校在学生中做了问卷调查,几乎所有学生都准备兼报两类科目。”杭七中副校长莫慧娟说。

    “新高考方案出来以后,学校已经召开过家长会,希望学生和家长能够明确目标,并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毕竟新高考对3个类别的学生设置了不同的考试科目,有针对性地学习、复习才更有效率。”杭九中政教处主任吴玲玲说。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