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作为民间公益教育智库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向社会发布首份民间高考改革方案,方案关注素质教育、考试多轨化、均衡各地招生差异等问题。发布后,即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时任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表示:“教育部会充分考虑采纳民间的建议。”
两年过去,进入2009年,11个省份进入新课改高考,各地改革方案纷纷出炉,社会普遍寄希望于建立在新课程改革基础之上的高考指挥棒能够成功指挥中国教育真正摆脱应试教育、资源不均的困境,还教育以本来面目。但值得思考的是,当前中国教育的现状,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高考制度改革,是在考试技术、考试科目、录取投档等技术层面上的花样迭出?还是彻底进行改革,真正将选择权还给学生、还给高校?
面临知识经济和国际竞争的严峻挑战,世界各国的教育竞争已经发展为教育改革的竞争。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的发展阶段,外部环境逐渐宽松,公众对高等教育的选择性逐渐加强。高考制度改革影响面大,专业性强,面对复杂的利益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其困难不难想象,但改革势在必行。我们需要坚定改革的方向,通过理性、建设性、渐进性的方式,用改革的实践推进改革,使高考改革走出困境,将现在“最不坏的高考制度”,最终改变为“最好的高考制度”。
时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问计于民,探索未来中国教育发展之路。21世纪教育研究院集合多方力量,联合打造2009版民间高考改革方案,再度问路高考,寄希望于提出一份可供参考的改革文本,让不同利益团体充分表达意见,逐渐形成共识,让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推动改革的前进。
在这份最新的民间高考改革方案中,以“受教育者的权利”为出发点,提出构建新的考试与招生制度,尤其注重促进学生和学校的双向选择、保障促进教育公平、并提出要切实落实高校招生自主权等基本价值取向。
落实到改革的基本设想时,21世纪教育研究院提出要以扩大考生的选择权、落实高校招生自主权为核心,建立以统一考试为基础的多轨道、多样化的考试制度和录取制度,实现考生自主选择考试、自主选择学校、多次录取机会。改革思路的基本描述即是:“统一考试,分层多轨,自主招生,多次录取,公平公正”。
有别于2007年发布的首份高考改革方案,此次发布的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建设高考改革的配套措施。其中包括,呼吁制订《考试法》,将考试招生纳入法制轨道;推进高校管理改革,建立高校自主招生公信力;构建不同类型教育的“立交桥”;实行高考报名社会化;改革考试加分政策;均衡研究型大学生源分布,保障农村学生的入学机会;降低英语分数权重;培育中介组织,提高考试服务质量等,囊括与高考相关的社会聚焦问题。
同时,21世纪教育研究院设计未来高考改革路线图,希望通过渐进式的改革在2020年以后,建立起多次考试、多次录取、自主招生、多元评价的招生考试新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