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时政新闻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哈医大校长杨宝峰--"牛角尖"钻出开阔地
来源:人民日报      2007-7-4 11:06:00
 
       6月的哈尔滨医科大学,草长莺飞,鸟语花香。大清早,新栽的丁香树散发着清香,晨练的人们穿过茂密的树林,小松鼠则从晨读学生脚边蹦蹦跳跳地溜过,嘴里叼着刚刚觅到的松果。

    这一切,让散步的杨宝峰感觉惬意。为了改善校园环境,他这个校长近年来没少操心。从新建的体育馆、图书馆、药学院、食堂,到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枝一蔓,都是那样熟悉。他喜欢在林间草地漫步,确切地说,散步是他最主要的爱好和休闲方式。

    这些天,他正为一件事情兴奋着。由他的科研团队首次发现的关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机制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刊登在近期出版的国际顶级医学专业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并获得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

    要知道,《自然医学》杂志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专业期刊之一,“影响因子”达28.9(国内专业期刊达到1的都很少)。文章发表后,《科学》、《自然》、《细胞》等世界著名期刊及欧美多家大型网站纷纷为其撰写评论,两位世界著名的心脏生理学家撰文称,“这项工作为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患者带来了希望”。

    近一小时的晨练已毕,杨宝峰开始了每天的“必修课”:翻阅一小时英文文献。等他关闭“美国国立医学网”的网页,来到校长办公室的时候,正好是早上8点钟。

    博学载医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从全球范围来看,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临床最常见和最多发的疾病,其死亡率在疾病死亡率中最高,号称人类疾病中的“第一杀手”。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表现之一,是心律失常。我国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心力衰竭患者近千万,心力衰竭确诊后4年死亡率高达50%,每年因恶性心律失常猝死者近百万。对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的研究,一直备受国内外科学界的关注。

    当知青的经历让杨宝峰对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有深刻的体察:哪里不舒服就吃个止疼片,打一针青霉素、链霉素就是最好的药。保护心脏,对他们而言,只是天方夜谭。由知青被推荐到沈阳药科大学,19岁的他在收获自信的同时更意识到肩上的责任。

    攻读硕士研究生时,杨宝峰就将目标锁定在“抗心律失常药物药理”的基础理论研究上。他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中国在基础医学特别是在药理研究上与发达国家有相当大的差距,缩小差距,深入探讨国人心力衰竭和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刻不容缓。

    追赶,发生在每一个不知疲倦的白天和黑夜。

    在日本两年半博士后期间,他争分夺秒地工作,一个多月即熟练掌握膜片钳(测细胞膜上离子电流)的高尖技术,一年内完成了4篇高水平论文。

    “每天天不亮进到位于地下室的实验室,晚上很晚了才出实验室,回寝室只能跳窗户。”经常见不到阳光,这可能是杨宝峰爱在室外散步的原因。一次,实验室管理员拿着出勤卡,向他的导师抱怨:“你的学生杨,一天也没正常休息过。”

    导师看重杨宝峰优异的学习成绩和出色的实验技巧,毕业时执意挽留他在日本工作。但一心报效祖国的他去意已决,归心似箭,回哈医大担任了药学院药理教研室副主任的职务。

    1995年,杨宝峰在加拿大深造一年,他把时间都用在学习和科研上,以至于导师给他起了个绰号:continue(永不止息)。其间,他提出了“心房扑动发生机制”的新学说,相关论文发表在《美国生理杂志》上,3年间,曾被40多个国家80多人次转载、引用。

    现在,身为一校之长的杨宝峰很好地把行政与科研融合在一起。工作日,他上午8点到11点处理行政公务,然后到实验室和助手们讨论问题;下午1点半到4点处理行政,4点后再去实验室。尽管团队精英如云,但他仍像当初一样,为一组数据亲自守候在实验室里。为弥补被行政占用的宝贵科研时间,周六、周日和节假日,他也全都泡在实验室。每次出国,在繁忙的学术活动之余,他总要挤出时间,拿人家新出的保健品或营养品来看,研究配方。好不容易休息一下,他也只是到有绿树小草的地方散散步。

    杨宝峰对《荀子·劝学》极为推崇,篇中很多名言已成他的座右铭。“木直中绳,博学载医”的校训即从中来。

    持之以恒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知青生涯教给杨宝峰的,一是不怕吃苦,二是待人诚恳,三是脚踏实地,干一行要爱一行。

    1992年从日本回国之初,哈医大的科研条件与国外差距很大,实验室里,连最基本的试剂都供应不上。就拿记录细胞膜离子电流来说,记录过程中不是电极有问题,就是实验台不稳。最后,杨宝峰和同事们不得不请来防震专家助阵。这样,从设计到第一个电流记录成功,他们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提起那一段的艰辛,杨宝峰说:“它不仅是对耐力的挑战,更是对一个人意志的磨练。”

    决定人生成败的往往不是选择,而是对待选择的态度。如果说念研究生时选择研究心律失常,是考虑到心脏病患者比较多、事业面较宽的话,那么10年前杨宝峰仍坚持这一选择,就多少有点“钻牛角尖”的意味。

    当时,全世界对心律失常的研究都陷入了低谷。人们了解到心律失常是一种心脏电活动的紊乱,细胞内钠、钾、钙等离子电流异常是其发生的重要原因。“但关键机制仍不清楚。”杨宝峰说,科学家们研究的重点主要是激活或抑制这几个离子靶点,临床使用的四大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均疗效不佳,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总有效率疗效也仅达30%—60%。国内外很多看不到前途的研究者,黯然转换研究方向。

    沉沉的黑夜足以泯灭一切对光明的渴望。面对几次转向研究糖尿病或肿瘤等方面的机会,杨宝峰也犹豫过,但他很快稳住了阵脚:“不难怎么会有突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会一事无成!”

    杨宝峰又上路了。“为什么对某一离子靶点激活或抑制过强以后,病情反而加重了?”他把前人的研究嚼了个遍,终于茅塞顿开:以往研究只集中在单一通道,而忽略了各通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一个强调离子通道平衡的新思路,在他的脑海中若隐若现,轮廓渐明。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2000年,他首次提出“抗心律失常药物最佳靶点假说”,认为心肌的钠、钾、钙等离子通道(靶点)变化导致细胞离子电流失衡,引发心律失常,药物应通过作用于最佳靶点,恢复离子电流的平衡,从而调控心律失常的发生发展。

    杨宝峰从理论上破解了提高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差的难题,在临床实践中打开了又一条提高心血管病人生存率的通道,把世界各国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凭借这一成果,杨宝峰和他的团队摘得了200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此奖项一等奖六年空缺)。

    以科研成就为贵,物欲就淡了。2006年,杨宝峰把15万元稿费大部分留给了实验室。多年来,他研制出血脂平、大明胶囊等国家级新药的专利都无偿捐给了学校。有药厂欲花几百万元买断他研制的新药,被他婉言谢绝。有人说,真追求物质利益的话,杨宝峰可以不当校长,到药厂卖几个专利,一辈子就够用了。

    坚持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眼光。前几年,大学扩招盛行,杨宝峰却顶住诱惑和压力没有跟风。“医学院校一定要走精英教育的路线,盲目扩招只会降低教育质量,不但害学生,最终也会砸了学校的牌子。”时至今日,当最新的大学排名中哈医大位列非综合类院校第三位,学校的教学、科研、医疗整体水平大幅提升的时候,人们更佩服校长的先见之明。

    锐意创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是没有灵魂的民族。”这是杨宝峰时常告诫自己和学生的话。他认为自己的学生超过自己很正常,但别无他途,只能是创新。

    每天查阅科技文献、听取实验室汇报、参加学术活动、与国际顶尖人物交流,这些都是杨宝峰收集创新思路的渠道。他一直把握着团队科研“钻机”的大方向,不断向心脏保护的“内核”开掘。

    4年前,对miRNA(一种小分子核苷酸,对机体功能起重要调节作用)的研究在肿瘤领域进展得如火如荼,这一国际科研新动向引起了杨宝峰的高度关注。

    miRNA对心脏的作用如何呢?他敏锐地意识到小小的miRNA大有文章可做,迅即率领团队科技攻关。通过4年来大量基础和临床实验,他的课题组最终发现miRNA通过调节体内的离子通道蛋白质表达的变化,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原来,miRNA正是引起心律失常的祸首!

    这项为《自然科学》登载并受到国际知名药理专家高度评价的研究成果,为心律失常研究展开了激动人心的前景。如果说“离子通道平衡”假说是“门”的话,那么,miRNA就是“钥匙”,下一步,就是要找到做钥匙的材料(药)——杨宝峰的科研目标越来越明确,应用前景极其广阔。

    哈医大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周晋是杨宝峰带的第一个博士后。导师对课题设计要求之严,他印象深刻。“如果课题设计只是把杯子从桌子上移到窗台上,这不叫创新,只有你创造的东西,别人没有经历过、没有见过、甚至想都想不到,那才叫创新。”周晋认为,正是鼓励源头性的创新,才使杨宝峰的团队不断产生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至今,药理教研室每个博士的具体课题仍是由杨宝峰把关设定。一些大的科研课题,杨宝峰总是把大的框架思路分解到每个课题组成员身上,每个人在他负责的那一块都有充分的空间发挥创造力。一次,他的一个博士生在某课题进展中提出一个大胆设想,认为某种具有心肌保护作用的蛋白与另一种蛋白具有关联作用,杨宝峰认为很有道理,就支持这个学生深入研究。他还咬牙从紧张的科研经费中拿出100多万元买了台“激光共聚集扫描显微镜”,以满足相应的试验要求。最终,学生的设想得到了证实。

    杨宝峰的团队有30多名科研工作者,一半以上是“海归”。这支精英队伍怎么带?用杨宝峰的话说,一是每个人都给机会,用人所长。“每个人手指伸出来不是一般长,要让他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有建树。”二是学术上畅所欲言,不搞“武大郞开店”压制人才,“在我的团队推崇百家争鸣、集思广益”。

    他的学生董德利至今还清晰地记得,一次博士生的开题论证会上,杨宝峰认为应该从整体动物入手获取相关资料;学生则认为从心肌梗死和细胞凋亡入手获取资料更有说服力。两人各执一辞,经过认真分析,杨宝峰最终认同了学生的设计方案。

    “共同的兴趣让我们走到一起,大家把科研当作自己的信仰,办法总比困难多。”杨宝峰强调自己的很多理论都是从假说开始,但恰恰是一个又一个假说,推动着他对心脏认识的不断深入。

    登高望远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让中国在国际抗心律失常药物研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杨宝峰对发展中国的药理学有执着的信念。但他知道坐井观天、敝帚自珍出不了顶尖的成果和人才。

    哈医大药学院每周都会举行一场研究生学术讨论会,每次都会有3位研究生上台用英文作学术报告。

    杨宝峰常对他的学生们说,搞科研离不开英语,著书立说、发表科技论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都要用英语,不掌握行吗?现在他每学期都有30个学时为学生们用英语讲课。包括周晋在内,很多学生在与他接触之初,都被他用英语“试探”过。

    2005年,西安举行全国青年药理学业者英文报告会,哈医大派出15人参会,是最庞大的一支;2006年,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世界药理学大会,哈医大一行14人,又是最大的一支队伍。

    杨宝峰的博士生潘振伟两次都在其中,“杨老师不但要求我们认真听会,还要我们做记录,多思考、多提问,与演讲人进行直接交流,我个人感觉每次参会都有很大收获。”他说,参加这种会是很花钱的,校长平日黑天了都不舍得开灯,但为了让学生们开眼界,却不惜血本。

    每有博士后出站搞论文答辩,杨宝峰总会邀请国际上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教授前来把关,给予指导。很多从哈医大走出去的杰出校友,都被他请回来讲过课。近年来,杨宝峰每两年都要组织一次中俄药理学术论坛,至今已搞了四次,每次都会请来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著名学者前来讲学交流。他每年还要向这些国家派出好几拨访问学者及合作交流人员,有的“海归”回来没两年,又被他“硬”送出去深造。

    “他们带回了新技术、新理念。”杨宝峰介绍,随着国内环境和学校硬件条件的改善,学校2000年以后出国的学生80%以上都选择回国工作。在人才流动上,他从来都是来去自由,有的人适合在国外发展,他甚至会为其铺路搭桥。“很多人拿着外国的绿卡,但看球赛时还是给中国加油,他们身在国外,但对中国帮助很大。”在杨宝峰看来,人才只有是世界的,才更是中国的。

    “学校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年翻番增长,以前学校一年自然基金只有几项,现在一年有几十项,科研经费在千万以上。”哈医大附属一院神经内科主任张黎明介绍,不论条件是否成熟,杨校长总是要求每个教研室每年都要至少写一份标书,一方面为申报项目作前期准备,以备在机会来临时能牢牢抓住,更重要的是让研究者对自己的领域有总体的把握,保持对科研前沿的“敏感度”。

    5年前,在杨宝峰人格魅力的感召下,张黎明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投身到哈医大的教学科研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5年间,共有50多位留学归国人员落户哈医大。他们跟随杨宝峰站在哈医大科研方阵的前列,正为把学校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医科大学而努力工作。

    人才名片

    杨宝峰,1957年出生。1976年,在吉林大山林场当了两年知青,被推荐到沈阳药科大学药学系就读,从此踏上了“守护人类心脏”的科研之路。

    1985年,获得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硕士学位;1988年,获同济医科大学药理学博士学位;1990至1992年,日本筑波Eisai研究所药理学博士后;1992年回国。

    现为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省部共建生物医药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主任,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及其药物开发。

    工作业绩

    ▲首次在国内外提出抗心律失常药物最佳靶点假说,该靶点的强弱影响心律失常的发生、发展,而调控心律失常发生发展起主要作用的靶点为最佳靶点。“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的离子通道靶点研究”课题,荣获200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此奖项一等奖六年空缺),成为全国2004年生命科学领域最高的两个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之一。

    ▲首次揭示心脏M3受体和钾通道的关系,胆碱是二者关系的调质。

    ▲首次发现抗心律失常中药作用较弱的原因是对心律失常发生的最佳靶点作用弱。

    ▲首次发现中药苦参碱、青蒿素、心律齐片、7溴化乙氧苯四氢巴马汀(EBP)、小檗胺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并阐明机制。

    ▲首次发现中药效能、效价较西药低的原因,对于发展高效低毒中药,对于中药研究现代化、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0余篇,SCI收录60余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计划前期专项、“863”计划项目、“1035”项目等多项课题,先后获得省部委科技进步奖15项。(记者 曹红涛)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