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家长在自家孩子的科大讯飞(48.040, 1.34, 2.87%)学习机中的《蔺相如》一文里,发现了一些诋毁伟人、扭曲历史等违背主流价值观的内容,引起了网友们的激烈讨论。这显然是一篇历史虚无主义、价值引导有误的“问题文章”,这篇文章为什么能出现在学习机上并推送给孩子?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文章内容?应该追问,值得深思。
10月22日,科大讯飞工作人员在接受某媒体记者采访时回应称,目前已永久性下架该文章,并进行系统性排查。因为该文章为第三方引入,所以正在进行进一步的溯源核查。
毋庸置疑,这样的“问题文章”为什么会出现在孩子的学习机里,出现在教育领域,的确是需要排查的。近年来,学习机深受欢迎,很大程度就是因为家长们看中了它内嵌的丰富学习资源。可是,这些学习资源如今却出现了错误甚至明显的不符合价值导向的内容,不排除审查不严、漏审的问题。但依据目前的新闻报道来看,在线客服曾回应称该“问题文章”是经过审核的。但如若是审核过的,不禁让人更加不解:这篇明显扭曲历史、诋毁伟人、充满了低级错误的文章还能被推送给孩子,那审核机制是如同摆设吗?审核人员又是何居心?希望科大讯飞方面加快溯源核查进程,倘若能落实到具体的审核人员,需要好好问问其这篇文章为什么能过审。
事件发生以来,科大讯飞股价在一周内跌停。社会的反应为何如此激烈?显然是因为触及了“红线”。我们向来重视孩子的教育和价值引领,使用学习机的孩子也正处于价值观培养阶段,但“问题文章”非但不能保证学习内容的质量,还会影响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对孩子作出错误的价值引导,这将给孩子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
一台学习机的价格并不便宜,科大讯飞算是“高端品牌”,但还是出现了这样的“失误”,有网友吐槽其“吃相难看,审核都做不好”。确实,打着“智慧教育”的旗号,就应该认真做教育,为学生筛选优质内容,助力青少年的学习成长。
10月24日,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在科大讯飞全球开发者节上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本次事件是一个意外”“把我们用在大模型上的内容审核机制迅速放到了学习机上做更严格的审核”。他还表示,本次“舆情事件”是有幕后推手的,希望影响他们的股价和社会形象。
但笔者认为,无论是否有幕后推手在“黑”科大讯飞,其“问题文章”的确存在过,这足够引起重视与反思,也给相关行业敲响了警钟。无论是教育资源还是日常推送的审核,从业人员都应意识到,其面对的是千千万万的少年儿童,是仍处于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学生,严格审核内容应是基本要求。从源头杜绝“问题文章”,才是对孩子认真负责。
刚刚公布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以未成年人为服务对象的在线教育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能力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这一要求就不仅仅涉及审核的问题了,其实还需要落脚在价值引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将“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予以突出强调。本次“问题文章”事件也提醒我们要时刻牢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铸魂育人、培育时代新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