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在线留言
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认证培训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立德树人担使命——北京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培育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来源:     2021-10-11 11:48:00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神州行

这学期,家住北京昌平回龙观的万女士把爹妈送回了老家。“老大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回龙观育新学校上初二,学校提供晚餐,晚自习到晚上8点,一年级的小儿子课后服务能到下午5点半,还可以申请托管延时服务。晚上6点接小儿子,饭后去接大儿子,大儿子到家后就是我们全家的亲子时光了。”她说,“接送孩子这么多年,爷爷奶奶终于解放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以增强百姓教育获得感作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出发点,规范义务教育入学秩序,优化中小学幼儿园布局,全面加强薄弱校建设,大规模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推动区域教育迈上了优质均衡发展的新征程。

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究竟为了什么?“说到底就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刘宇辉说,“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北京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坚持立德树人,聚焦内涵发展,“五育并举”,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回应百姓急难愁盼,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周五,下雨,导航地图上显示回家的路都是红色的。接孩子的时间跟老师一延再延。托管班晚上7点就结束了,离到学校还有20分钟。满眼的红尾灯,满脑子都是一个挂着眼泪在风雨中站在校门口的小身影,一路在想怎么安慰这个小可怜儿……

终于赶到学校发现,班主任还在加班备课,孩子在办公室。出了办公室,孩子拿出一块巧克力说:“妈妈饿了吧?你吃巧克力,老师给我的,我吃过一块了。”

这是摘自北京市顺义区一位小学生家长微信朋友圈里的内容。

实际上,这位家长的温馨故事并非个例。学生有在校用餐意愿的,学校100%满足;需要课后托管的,100%满足。北京顺义区教工委书记冯江全今年上任之初,就给全区中小学布置了“两个必须百分百完成”的任务。

起初,有教师不理解:“那不是把学校教师当孩子妈了吗?还要不要搞教学?”甚至网上相关信息的留言栏里还有骂声。“骂我们的是那些经营小饭桌和培训班的,那些声音我们不是很在意。”冯江全说,“那些不理解的教师,我们觉得有必要谈谈心。”

在全区教师大会上,冯江全问教师们:“工作量大了,累不累?一定累!家长和学生高兴了,你高兴不高兴?高兴!为什么?因为教师不是个打卡计件算绩效的职业。‘亲其师,信其道。’工资只是对教师工作的基本认可,身为教师,我们需要家长学生的认同、信服和追随,这是对教师至关重要的精神认可。”

一年来,顺义区教师拨打12345热线反映工作太累的记录为“零”。

每天下午3点半放学后,接孩子放学一度是让很多学生家长头疼的问题。在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年轻家长很难有很充分的时间接送孩子。同时,家长对孩子享受更高质量的教育期待越来越高——希望孩子不仅在校内能享受很好的教育,放学之后也能享受到系统的、高质量的教育。

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北京市决定拿出真金白银,协调全市教育资源,破解“课后三点半”难题,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成长的支撑。

从2014年1月开始,北京市启动了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外活动计划,每年投入5亿元用于中小学生课外体育、文艺、科普社团活动。

2021年,北京市“课后三点半”服务进一步升级完善,除了强调体育锻炼,还在课后服务中开展学习方法、科学思维方法的拓展训练,以及文体科技艺术等方面的素质训练。“课后三点半”服务也加强了学习和知识的巩固和提升,帮助孩子在校内完成作业。

“北京的‘课后三点半’服务有几个关键词:政府主导、学校主体、家长自愿、社会协同、面向人人、公益惠民。”刘宇辉说。

教育向前一步,回应百姓急难愁盼。这些做法拓宽了教育的疆界,也暖了百姓的心。在近年百姓教育满意度调查中,北京教育系统的得分稳步提升。

内涵发展求解真问题,构建高质量教育发展体系

孩子从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毕业之后,作为家长,吴欣歆给学校写了一封信。在这封题为《真正做教育,做真正的教育》的信中,吴欣歆写道:“孩子在这所学校接受了极好的高中教育,度过了3年美好的高中时光。这里让我们看到了学校教育应该有的样子。孩子毕业后,还常常骑车重走上学路,在校门口驻足,重温过去的晨曦和暮色。”

北京一六一中学是一所具有光荣历史的学校。历史上著名的“一二·九”学生运动,学生领袖就是这所学校的学生,运动的策源地就在该校礼堂。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这所学校的师生喊出了著名的口号:“站出来,让祖国挑选。”

如今,随着北京市西城区优化学校布局,这所有107年历史的名校搬进了位于南城的新校区。校园里有桥,桥下有水,水中有鱼。岸边,师生在绿树红花中往来,面容带笑,眼里有光。

校长吴伟东说:“近年来,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我们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角度出发,构建起从行为养成到道德认知再到理想信念,分层递进的德育内容体系。”

“‘站出来,让祖国挑选’已经成为学校的文化基因。每年学校的运动会和长跑活动,这是不变的主题。”吴伟东说,“我们的教师知道为何而教,我们的学生知道为何而学。”

学生和家长的实际获得感,是北京市教育系统在构建高质量教育发展体系中重点关注的内容。要让老百姓对教育真正满意,关键是要办好百姓身边的每一所学校。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千方百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调整优化优质教育资源布局,加快缩小城乡、区域差距,着力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学生为本,把更多优质教育资源送到百姓家门口,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在北京市一零一中教育集团,学校原来的德育处、学生处,已悄然升级成为“学生发展中心”,名称变化的背后,是学校管理和教育理念的变化。

出租车司机在哪儿吃饭休息,如何关爱老年人,北京南站的交通问题如何纾解……这些与社会密切相关的问题,来自北京市一零一中教育集团中学生社团的模拟提案。由学生自主发起、自愿参与的社会调研,饱含着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我们通过社团活动,给学生搭建一个广阔的平台,让学生们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致力于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关注学生的生命、生活、生长,从活动到课程到学院,在每个环节中融入立德树人,润物细无声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北京市一零一中教育集团总校长陆云泉说。

在校园之外,北京市聚焦目标不动摇,精准发力,不断织密教育民生保障网。“构建人民满意的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不能回避真问题。”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说。

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从“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政治高度,将建设更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和提高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双减”工作的最主要目标。北京市形成专班推进、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体制机制。在市教委新设校外培训工作处,建立市区两级“双减”工作专班。多措并举,规范校外培训秩序;提质增效,做实做强校内保障。完善课后服务体系全覆盖,组织优秀教师答疑、辅导,目前全市特级教师、市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参与答疑辅导超过1.5万人次。

8月,《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措施》发布,核心是减负提质、多措并举,校内校外同时发力,坚持首善标准,不仅要“治乱、减负、防风险”,更要“改革、转型、促提升”,逐条逐项抓好落实。

李奕介绍,北京将“双减”工作列入重大民生工程,确保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于2021年底前有效减轻,两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我们将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主渠道作用,加大改革力度,统筹校内校外教育资源,统筹课内课后两个时段,对学校教育教学安排进行整体规划,全面系统打造学校育人生态。提升校内教育服务质量,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让每个学生在校内能够学得会、学得好、学得足。”李奕说。

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形成大中小幼一体化育人新格局

“100年前,我们党成立的时候,您在现场;100年后,建党百年庆典,我在现场。您渴望看到的场面,我替您看到了。”参加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后,北京林业大学生物学院团委书记夏芸枫深情地写下了这封家书。夏芸枫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中共一大代表陈潭秋的后代。作为志愿者,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中,夏芸枫刚过午夜就在长安街上值守。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中,首都教育系统3万余名师生直接参与到庆祝大会、文艺演出、志愿服务等任务中,以亲身经历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始终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始终致力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刘宇辉说,近年来,北京市教育系统着力构建“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的育人体系,逐步形成大中小幼一体化育人的新格局。

前不久,北京联合大学党委书记楚国清和200余名师生一起来到北大红楼。他在革命圣地实景讲实情,给师生们上了一堂触及内心的党课。

“在北京联合大学,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已成为常态。专业课教师们争相打磨有机融入思政元素的示范课堂,我们的宿舍管理员、食堂服务员、图书管理员,都用行动给学生以启发。”楚国清说,“在北京联合大学,我们给三全育人确立了‘七有’目标——学校有氛围、学院有特色、专业有特点、讲授有风格、成果有深化、课程有品牌、教师有榜样。”

在中央民族大学,学校把维护民族团结、服务国家战略和服务民族地区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使命和担当。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麻国庆介绍,中央民族大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引领学校教育教学:在课程体系中,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日常生活中,促进不同民族学生交流。同时,学校借助关键概念,如“中华”“家国”“共同体”等,帮助学生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实践项目,帮助学生找到民族团结示范的榜样,帮助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年来,中央民族大学有1000多名学生主动到基层工作。多名毕业生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既要种好责任田,还要打通大中小幼一体化育人路。刘宇辉说,北京从课程育人一体化、文化育人一体化、活动育人一体化、实践育人一体化、协同育人一体化等不同方向立体构建全市大中小幼思政一体化育人体系。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展望未来,首都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会动摇,坚持大中小幼一体化育人不会放松,我们将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夏林茂说。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