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人支持流动人口应该在公办学校享有平等教育权,然而有民办教育办学人却表示反对。昨天,广东信孚教育集团董事长信力建向记者表示,如果公办学校向非本地户籍学生扩招,会严重挤压民办教育的生存空间;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袁征教授亦表示,政府应等到民办教育发展比较完善后再这么做。
教育部近日提出,地方政府在自身条件适合的情况下,公办学校可以扩大招收非本地户籍学生。此举旨在降低大量流动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门槛,让他们享有更多社会福利。
信力建对此提出质疑:让更多的外来工子女进入公立学校,是政府出于对外来工子女的善意,却未必能在客观上取得好的成效,其直接的后果将是严重挤压民办学校的办学空间。他的理由是:现在的民办学校,实际上是在为国家义务教育拾遗补缺———在中国各大城市,有本地户籍的孩子几乎全部进入公立学校,而那些外来工子女,就只能进入各地的民办学校。如果公立学校都大量收取外来工子女,那么大批私立学校就要关门。
昨天,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袁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立学校开始扩招外地户籍的学生,就相当于是和私立学校抢生源。一旦形成这种局面,就变成由公立学校垄断教育,这对整个教育发展是不利的。
袁征强调,外来工子女应该享有在广东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但不应以牺牲教育多样化为前提。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育行政部门官员也表示,公立学校扩招非户籍学生目前其实难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