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目前我国有民办高校1300多所,其中,具备学历教育的民办高校170多所,每年民办高校招生数量已达50万人。而教育公示了2008年新设的高校和筹建到期正式设立的高校名单中,在18所高校中,民办学校有15所,比重之高出乎人意料。其中,有13所民办学校由原来专科层次升为了本科层次。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而与之相对的却是民办基础教育的日益凋零,2005年至2007年,尽管全国民办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学校数、在校生数仍呈持续增加之势,但也有不少地方的民办基础教育呈现出另一番景象:学校数量逐渐萎缩、在校生数量急剧下降,更有一批学校相继倒闭。
尽管同处于民办教育的大范畴中,但民办基础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当前的境遇却大不相同,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人口出生率的逐渐降低,基础教育阶段学龄人口高峰逐步上移;公立学校的快速扩张,致使民办学校的生源遭遇困境;乃至“名校办民校”等改制学校对民办学校形成的正面冲击等等。但追本溯源,因自身融资渠道不畅导致的资金瓶颈是民办基础教育陷入困境的根本症结所在。与高等教育的投资者相比,民办基础教育的投资者的能力相对有限,而银行信贷、证券市场融资等多种渠道也基本与其无缘。南洋教育集团、双月园教育集团、金山桥教育集团的相继倒闭,无不是资金链危机集中爆发的恶果。国际的经验表明,仅仅靠学费滚动发展的学校是很难有长足发展的。当然,民办基础教育的暂时困境并未表明其已经进入衰退期,只要有具有战略眼光,立足长期回报的投资者的介入,盘活现有教育资源,民办基础教育的振兴并非遥不可及,其具有高度灵活性的办学体制和开放式的教育理念在教育市场上依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并有望为投资者带来可观的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