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孩子生活条件优越,根本不知道努力!我们做父母的看着他们优哉游哉的样子,真是急死!孩子从不考虑,未来跟他竞争的,根本不是他周围的同学,而是全法国全欧洲全世界的精英,他怎么就没一点紧迫感?”翻译萨宾娜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的抱怨让记者吃惊:难道法国的孩子也很累?法国的父母也很急?
“当然累了!法国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要面临淘汰,压力很大。”法国国民教育部国
际教育中心的扎巴尔蒂女士回答得斩钉截铁。本来,记者是带着满脑子的素质教育理念来到法国的,希望看看法国的学生是如何被素质教育快乐教育的。既然如此,记者决定转而走访法国学生是如何应试的。
11岁,就开始被分层全免费的教育也无法遏制择校
据扎巴尔蒂女士介绍,法国孩子11岁,也就是小学五年级时要参加全国性的毕业考试,以此评价学生在小学获得了多少知识,是否达到标准。“差学生会被留在差学校。”她告诉记者,按规定小学五年级只能留两个小时的家庭作业,可为了能考出好成绩,那些成绩不太好的孩子就会被父母额外地增加很多功课,学习时间非常长,“家长也很累,很紧张”。
她证实,像萨宾娜这样忧心忡忡的父母并不少,可怜天下父母心,世界上的父母可能都是一种心态,要让孩子享受最好的教育,挤入社会的更高层。她们会在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就教孩子认字母,让他们开始学习阅读。
位于巴黎中心富人区的大路易高中,已经有几百年历史,走出了一代代著名的高级官员。家长们认定,只要孩子上了这所中学,就是一条腿迈进了社会精英阶层。于是,大家八仙过海各展其能,有人因为政府规定孩子应就近入学,家里又买不起附近的房子,就租下当地酒店的房间,以常住酒店为名来为孩子报名;有人借口普通学校缺乏有特色的选修课,为了学特种技能,必须进这所精英中学。有教育部官员告诉记者,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到大路易中学,声称孩子特别热爱中国文化,而自己就近入学的学校没有中文选修课,所以孩子非上这里不可。
“家长想尽办法让孩子挤进重点中学”。巴黎学区区长(相当于中国的省市教委主任)布朗沙尔先生告诉记者,他要让教育更均衡,给所有中小学相同的资金,把大路易高中的老师与其他学校的同级老师收入拉平,“我的使命是让所有学校都达到中等水平,学生学习再差也必须接受教育”。但一位教育部官员告诉记者,法国的好老师确实被分到了好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