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在线留言
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教育巡礼 >> 学校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记第四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奖教师心得
来源:光明日报      2008-9-11 9:40:00
 
   “岁月消磨了教师的姓名和音容,唯有知识永远融化在学生的血液中,留存在人类的繁衍中。”第四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之一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院长高晓虹教授这席话,深刻地道出了教师——这一崇高职业为何被人们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9月10日,北京京西宾馆,100名“教学名师奖”获得者汇聚一堂。

    他们的心得,让我们看到了今天这个时代的名师之道。

    心系讲台 讲好课才是好老师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20多年来一直坚持给本科生上基础课。他说:“我喜欢给本科低年级学生上课,那是真正给他们打基础的工作,对他们一生的发展都有影响。当一些已经毕业的学生跟我说起他们刚刚踏进北大校园、听我上课的某些回忆片断,说起这些课对他们很有帮助,我会觉得这是最美的享受,比起我发表论文或是拿到奖项还要有成就感。”

    与温儒敏教授相仿,“教学名师奖”获得者们都非常喜爱和重视三尺讲台上的工作,在他们心中,讲好课,才算是真正的好老师,为此,他们投入了巨大的精力。

    北京理工大学工程图学与计算机图形学教授焦永和说:“教学工作也是一门科学,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深入浅出、幽默风趣地把教学知识讲解清楚,是要通过精心设计与准备的,如此才能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温儒敏教授说自己不是口才很好的老师,但备课认真,有的课已经讲过多少轮了,如果明天上课,今天还要认真准备。在讲台上,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李志义教授感觉自己更像是一名导演,“课常讲常新,课越备越难。学生不再满足于聆听,而要追问;不甘于坐在台下,而要站在讲台上。老师不再像‘演员’,排练好后上台‘表演’,而是得像个‘导演’,面对此事、此情、此景、此人,进行现场发挥,因势利导。为了以不变应万变,就得丰富备课内容,加大备课难度。”

    以身立教 教书更要育人

    “教师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以自身的模范行动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北京科技大学“矿业工程”一级国家重点学科首席学科带头人蔡美峰教授这样说。

    记者发现,“教学名师奖”获得者们都把“育人”摆在自己教师生涯的首位,而且,各有各的高招。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邓小南的做法是:以丰富精彩的课件引导学生享受课堂学习,带领他们在阅读中开拓视野、接触前沿,鼓励他们在交流讨论中学习睿智地思考,在分析“材料”和把握“问题”的过程中成长起来。通过教师的身体力行,以积极达观的人生态度、严谨深邃的学术风格浸染学生,和学生共同营造向上与向善。

    沈阳药科大学教授崔福德37岁学日语,43岁去日本留学,50岁取得博士学位,51岁晋升为教授,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何谓“坚韧不拔,追求卓越”。她说:“老师的讲台虽小,但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事业心。因此,作为教师,在学好知识本领的同时还要不断修炼自身,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学名师奖”获得者们用他们的爱与行动这样告诉我们。而此中需要付出的艰辛,年过六旬的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罗以澄教授最为清楚:“作为教师,要让学生听懂、理解、掌握自己传授的专业知识,是件难事;要让学生在接受知识时始终保持着‘兴奋’,从而激发思维的活力,学会批判知识、创造知识,则是一件更难的事;而要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获取心灵的‘自由’,真正懂得人生价值,懂得如何去做人、做事,做一个对社会,对人类文明有用的人,更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

    立足高水平研究 储好“一缸水”

    “学术性是高等教育区别于基础教育的重要方面,这就要求老师不仅是一个好的‘教书匠’,也是一个出色的研究员。教师应注重学术思想的交流,不断掌握新概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引领学生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感受专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石家庄铁道学院副院长杜彦良这样说。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缸水”。为了防止知识的枯竭,更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名师奖”获得者们都在高水平科研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锡勤说:“作为高校教师,必须以科研带动、提高教学,如果自己长期不重视科研,进不了学术前沿,又怎么能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呢?”张锡勤教授现已出版专著10部,发表论文80余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李华教授是我国第一个留法归国的葡萄与葡萄酒博士,他创建了我国第一个葡萄栽培与酿酒专业和第一所葡萄酒学院,开创了我国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学科。活跃在学术前沿的李华教授说:“一名优秀的教师,往往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他必须要有奉献科学、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将学生引领到本学科的前沿,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终生探索的能力和精神。”

    “亲其身,信其道”,具备学识与人格双重魅力的教师,自然会赢得学生的敬重与热爱。“教学名师奖”获得者们的为师之道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只有坚持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努力引导学生弃旧图新、不断创造,致力于完善学生的学识和人格,才能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来。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