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高校科研成果服务地方 长沙科技原动力强劲
|
来源: 2007-12-4 14:12:00 |
|
45所高校,30多个国家重点学科,29家重点实验室,50多个博士后流动站……雄厚的高校科研实力为长沙依靠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了强劲的原动力。 2005年,湖南大学研究院成立。在校长钟志华院士看来,研究院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就是培育科技创新团队、吸纳高水平人才,承接重大科研项目,产生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成为学校为经济建设和企业技术进步,并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转型的强有力的助推器。目前,已有长丰汽车、湖南同心实业等企业直接受益于湖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同时,湖大自己创办的海捷制造、三佳磨具均以逐渐成为业界的翘首。 不仅仅是湖南大学,同在岳麓山下的中南大学亦在产学研金结合方面取得了开拓性的成果。2006年10月25日,长沙市和中南大学共同签署了《市校全面合作协议》,10余院士及教授受聘长沙市高级科技顾问。在长沙市大力支持下,中南大学近5年来,先后与长沙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研究的项目达500余项,共建研发平台近50个;在长沙市组建博云新材、山河智能等学科性公司50余家,2006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学校还平均每年参加长沙市组织的各类科技成果交易会和科技咨询活动30余次,发布科技成果信息1000余条。 “科研就好比一把干柴,以前,我们缺少资金这把火来点燃它,创新创业的事业烧不起来,所以我们还必须在‘产’、‘学’、‘研’之外加上‘金’,有了‘金’,科研这块干柴才不会变成朽木。”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院士说。 |
|
■相关链接
|
 |
|
|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