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高校学费劫富济贫论遭质疑
|
来源:公益时报 2007-12-4 14:12:00 |
|
11月24日,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在“2007光大高端经济论坛”上发表演讲,称:“中国目前为什么穷人上不起大学?是因为收费太低。一个真正好的体制,我可以收费高,但我花80%在奖学金上,穷人就上得起大学了。”(11月28日《新快报》)
甲方
画饼给穷人充饥
于立生
固然没人敢断言富人的孩子就比穷人的孩子聪明,但是恐怕同样也没人能拍板穷人的孩子就一定比富人的孩子聪明!顾名思义,奖学金,在于奖掖先进;成绩面前,理应人人平等。就是考进大学之后,谁能保证穷人的子女就一定比富人的子女优秀呢?奖学金就一定会为穷人子女所得呢?富人的子女优秀的话,可不可以拿?如果不可以,又凭什么?岂非太不公平?
囿于城乡差别、地区发展不平衡等诸多因素,基础教育资源的分布悬差,本就致使一些农村学生、贫困地区学生,所受教育客观“先天不足”,和城市学生、富人子女相比落后在了起跑线上!而张维迎的“大学提高学费对穷学生有利”论,在开具空头支票,画饼予人充饥的背后,其实质和可能后果,于穷人而言,难道不是又在叠高经济门槛,愈加梗阻穷人子女向上流动的渠道,助推社会断裂吗?
我国的高校,绝大多数为公立,收费也是一高再高,不能再高,其公益性又体现在了哪里了呢?所提供的教育服务,又算哪门子准公共产品呢?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纳税人的税款,都纳到哪儿去了呢?
乙方
高校学费并非低标准
郭之纯
现在实行的学费标准,真是“低学费”吗?高校真是在“补贴”学生吗?众所周知,一直到现在,高校培养成本还是一笔糊涂账。虽然许多高校都在不断诉苦,认为所收学费不敷培养学生所需,但各高校都在设法扩大规模、在为了多招生进行大战,而且高校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越来越好——甚至连“洗脚费”都能报销,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假如确如高校所言,如今的学费仍然太低,多招一名就多“补贴”一名;确如张维迎所言:“我们学校想各种办法筹集资金解决贫困生的学费问题……从企业找钱,国家一年给100万,学校还用各种办法拉公司设立以公司命名的助学金”,那么高校对扩招仍然如此热衷,显然就有些不符合常识。因而,现行学费“标准低”这一结论——同时也是张维迎观点的逻辑基础——在真实的、有公信力的培养成本出台之前,至少有嫌唐突。 |
|
■相关链接
|
 |
|
|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