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天津视窗11月18日电:创办南开优质教育的策略:区域整体推进,学校自主发展,队伍建设为本,科研指导实践。
解读:“南开优质教育”,特指以海内外知名的南开中学为代表、具有南开区特色的区域性优质教育。具体说,就是以“百年南开”教育的历史底蕴为基础,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优质的教育服务为特色,以显著提高本地区教育综合实力和现代化水平及赶超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教育水平为目标的,创办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南开优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创办南开优质教育的教育理念和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把握一个宗旨、提高两个认识、坚持三个结合、追求四个发展”。
把握一个宗旨:
——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民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教育局要为校长办好学校服务,校长要为教职员工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服务,教职员工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服务。学生发展的优质,既包括综合素质的优质,也包括学生学业成绩的优质。
提高两个认识:
——创办优质教育是为了更好地推进和落实素质教育。优质教育与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优质教育更突出强调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从而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提出的学生发展目标。优质教育追求的是高质量和高效益的统一。因此,创办南开优质教育是创造性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区域性素质教育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创办优质教育是为了实现基础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得以实现和使每个公民都能受到良好的基本教育的根本保证。均衡发展不是“削高就低”,搞“平均主义”,而是以教育发展中不均衡的现实状况为动力,在积极发展中实现区域教育的基本均衡。南开区追求的均衡发展是区域教育从整体上达到优质,所以说,优质教育是高水平的均衡发展。要坚持“一手抓示范校建设,一手抓规范校建设;一手抓硬件,一手抓软件,软件更重要”的思路,探索一条以创办优质教育为目标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创新之路。
坚持三个结合:
——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在继承中创新,以创新求发展。南开区多年来形成的“一条主线、三方联动、五式并进”的区域性素质教育基本模式和“科研先导特色兴校”、“三青三名教育专家”两个工程是宝贵的财富和品牌,应该继续深化、完善和创新,使其在发展中为创办南开优质教育作出新贡献。各类学校都要在继承传统、超越传统中追求本校的优质发展,实现教育增值。
——坚持区域整体推进和学校自主发展相结合。区域整体推进重点抓好发展规划、资源配置、评估导向、建设好校长队伍,着力为学校提供理论、政策、经费等方面的优质服务。学校自主发展重点抓办学理念、发展目标、办学特色、实现策略、教师队伍和学校管理的优质,旨在着力追求每个学生素质全面、充分和富有个性的发展。由此可见,创办南开优质教育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区域性优质教育建设,二是学校优质教育建设。二者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后者是前者的重要基础。
——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继续发挥南开区科研先导的优势,把创办南开优质教育的实践探索与教育科学研究捆绑一起,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教育学术交流中心重点课题、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学校优质教育建设研究》,以《区域性优质教育建设研究与实践》立项为子课题,以科研成果指导实践,以实践检验科研成果。
追求四个发展:
——追求全区各类教育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区域教育综合实力和位势全面提升。
——追求各类学校在自主性发展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实现办学规范化的基础上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力争全区形成个性化办学局面,实现区域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
——追求教师和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整体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谐、健康发展,教师人生价值成功实现。
——追求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协调发展,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
南开教育关键词
八个一:
1.始终坚持一个目标——“创办南开区域性优质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2.抓住一个关键——干部教师专业成长;
3.突出一个重点——加强学生习惯养成教育;
4.围绕一个中心——紧紧围绕教育教学这个中心,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5.实施一个项目——“1121”工程;
6.建立一个机制——“项目带资金”工程;
7.改变一个局面——“东强西弱”的教育布局;
8.实现一个愿景——学校不仅充满琅琅的读书声,还有歌声、琴声、欢歌笑语、运动场上学生竞技锻炼的呐喊声,以及课外实践和探究活动的身影。
五种精神
“以民为本”的服务精神 ;锐意进取的创优精神;奋力拼搏的敬业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勇于改革的创新精神。
1.全体发展——就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自主、充分发展;
2.全面发展——就是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和谐发展。
六个坚持:
1.坚持优质教育的正确导向,创新区域优质教育的模式;
2.坚持均衡发展的优质教育;
3.坚持学校优质教育质量立命、特色发展;
4.坚持培育学校文化,引领优质教育;
5.坚持分类评价,重在增值;
6.坚持行政推动与教育科研相结合。
体现五个“显著提高”
南开区教育局从2009年开始,着手南开教育“创优8年”的成果总结和理性思考,深感心系人民,着力提高教育质量的思路是正确的,从规模到内涵逐步发展的策略是科学的,优质均衡逐年上台阶的成果是显著的,并主要体现在5个“显著提高”。
1.关注民生的办学目标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显著提高。
创办优质教育首先要提升校长的办学思想,解决“办什么样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培养什么样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后,区教育局在行动上把教育列为民生首要问题,要求各中小学、幼儿园领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紧密结合本校实际,确立先进的、具有个性的办学理念和学校核心价值观。局领导班子曾对部分学校的办学理念进行了逐校研究,截至目前,全区每所学校都具备了先进又符合校情的、科学又各具特色的办学目标和教育理念。在“现代化标准”检查中,全区所有校长都能熟练、深刻的阐述各自的办学理念,并能将其贯彻到办学实践中。尽管表述各有侧重,但都充分体现了促进民生和“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这是创办南开优质教育的强大动力,是建设优质学校的方向与保证。
2.校长教师队伍的素养和专业水平显著提高。
优质必先优师,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区教育局开展了以“争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争当人民满意的校长、创建人民满意的学校、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四满意”创建活动,并于2004年和2005年集中力量推进教师专业化,分别制定了《南开区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干部培训和管理制度》,并陆续建立了19个学科研修基地及12个名校长和名师工作室,以及华东师大培训和“80后”教师管理机制,坚持教师读书活动并加大教师考核力度。“创优8年”来,南开区校长和教师两支队伍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干部教师学历水平快速提高。在2002年还不完全达到国家标准的基础上,目前,不仅达标,而且超过天津市平均水平,初中教师达到本科学历已达88.55%,高中教师达97.07%,并且在岗有198名硕士研究生;小学教师大专学历占91.34%,本科学历42.83%;幼儿园教师大专学历占90.45%,本科学历教师达38.79%,小学和幼儿园教师拥有中师学历的只有少数即将退休的老教师。二是教师专业化水平显著提高。经过两轮“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较快,涌现了九中杜学彤、中营小学王芳、风湖里小学李琳、天大附中曹树华、艺术小学王敬、实验学校李卫东等一批全国知名中青年教师。全区骨干教师队伍迅速扩大,2001年南开区仅有市、区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71人,到2009年已达到212人。三是校长队伍更加知识化、专业化和年轻化,涌现了一批有思想、有思路、有干劲的中青年校长,2009年在岗的中小学和幼儿园的书记、校长90位,平均年龄47岁,其中本科以上学历40人,占44%。
3.落实“全体进步”和“全面发展”,区域教育质量显著提高。
“创优8年”来,南开区区域教育质量8年迈上8个台阶,从位居全市“中下游”,跃入全市领先的行列,成为中心城区的“排头兵”。坚持德育为先、全面育人,以爱国主义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深刻,形式活泼,基本形成从幼儿园到高中的习惯养成教育培养体系,2009年在全国第七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科研成果展评中,区教育局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坚持推进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中心的课程改革,学生学业成绩逐年提高,高考一次上线率逐年提升,中考平均分数大大超过中心城区平均分数,南开区在中、高考中呈现出“平均分高、优秀率高和低分档少”的“两高一少”特点,充分体现了“南开教育”的优质性和普惠性。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实“阳光体育”活动,近百个文艺社团和130多个运动队活跃在各中小学,学生体质和心理健康明显提升,在全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大赛中荣获第一名。竞技体育在普及基础上迅速提高,在天津市中小学运动会上,从原来的“中游”状态,2005年开始连续4年获得第二名,去年和今年跃居全市第一名,今年5月,南开区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阳光体育活动先进区县。区域教育质量的提升还体现在各级各类教育的优质发展,职业教育在规模发展的同时,大力加强校企结合和技能实训,就业升学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学前教育基本满足社会需求,入园率超过95%,22所国办幼儿园全部达到市一级幼儿园水平,并且有5所天津市示范性幼儿园,再次被评为全国学前教育先进区。社区教育不断完善,在欣苑社区等12个社区建立了数字化学习中心,得到了教育部等部门的高度评价,并被评为全国数字化学习先进区。特殊教育全市领先,残疾儿童入学率达100%,2009年建成的南开特殊教育中心已成为中心城区规模最大,服务最完善的特殊教育服务机构。成人教育更加适应民众需求,继续教育渠道增多,老年教育充满朝气,目前正在争创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总之,南开教育质量已经进入德智体美和谐共融,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并进的发展新阶段。
4.用文化引领学校内涵发展和特色建设,学校办学水平显著提高。
为了推进优质学校建设,从2005年开始全区进行了优质学校评定工作,按照发展性评价原则,共有83所学校达到优质学校标准。2008年以来,区教育局把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选择,加强了对区域和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并把2009年确定为“学校文化建设年”,各中小学、幼儿园都充分挖掘自身的优质资源,扩大办学优势,深入推进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从文化的视角卓有成效地促进了学校内涵发展。去年底,全区73所中小学幼儿园进行了学校文化展示活动,活动中,各校充分展示了最生动、最能体现学校核心价值观的一面,提升了办学品位。由于学校文化建设突出了学校自身优势,因此,有力地促进了办学特色的形成,“一校一品,百花齐放”的局面将成为现实。学校文化建设使南开区学校真正进入了“以质量为生命,以特色求发展”的新阶段。
5.合理进行学校布局调整,全面推进现代化标准建设,区域教育均衡水平显著提高。
在改造老城区和“小胡同”学校中,区教育局紧紧抓住海河开发、老城厢改造、危改和扩路的机遇,对公办校进行资源重组,使全区学校教育资源逐步得到合理配置,通过撤销、合并和迁址,减少了56所办学单位,使区域内教育实现基本均衡。截至目前,南开区5所示范性高中、3所历史名校、39所规范化中小学、5所示范性幼儿园和18所国办园的布局基本合理。在西区建设中,区教育局加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投入,对西区现有4所中学、8所小学和3所幼儿园进行资源重组,努力实现东、西区教育的均衡。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小学入学基本实现按学区就近入学,小升初和高中入学“择校”现象明显缓解,初高中新生推荐比例不断扩大且平稳进行,90%以上高一新生能进入优质高中。总之,“创优8年”来,全区学校在质量和数量上都产生了巨大变化,绝大多数中、小学校已成为社区的靓丽风景。
硕果累累
先后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学前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阳光体育先进区县、全国数字化学习先进区、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奖、全国德育成果先进集体、全国普教系统先进素质教育基地,育智学校被教育部、民政部授予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单位;连续3年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技能大赛,共获得6块金牌、9块银牌;连续2年荣获天津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团体冠军,并被市政府命名为天津市教育工作先进区。
全区义务教育完成率连续8年保持100%,今年全区学业考试参考率达到96.46%,连续3年为中心城区第一;南开区实验学校、南开外国语中学、63中学、66中学、50中学学业考试平均分都超过了400分,充分体现了南开优质教育全面均衡的发展态势。在全市开展的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中,南开区首批申报的26所学校一次性通过全市专家组评估验收,合格率100%,全区达到度57.87%,位居全市首位,受到市领导的高度评价,为促进南开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2009年年初,在首批现代化标准“100条”试评中,南开区申报的风湖里小学和南开实验学校顺利通过检查,位居首批试评学校榜首。目前,全区24所学校已圆满完成现代化建设评估验收工作。副市长张俊芳感慨地说:“南开区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扎实推进达标建设工作,想方设法积极筹措资金,千方百计改善办学条件,许多干部教师暑期也没有休息,加班加点辛勤工作,一切为了孩子无私奉献,使每一所学校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此,市委、市政府是满意的,南开区的学生和家长是认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