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宜宾市教育助学工程惠及60多万学生。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实现应免尽免、应补尽补,“一补”工作完成110%。资助中职学校1至2年级学生、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分别完成128%、150%,中职招生完成115%,免除8428名六类中职学生学费,义务教育阶段在校残疾学生人数完成110%。
68个学校灾后恢复重建项目、11个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5个中职基础能力建设、648个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改造、11所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等完成年度投资。
市教育基金会和区县教育基金办事处开展了制度化捐资活动,市教育局还要求学校积极联系、鼓励各界成功人士捐资助学。除此之外,我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提高,启动了乡村教育发展留守儿童寄宿制建设学校项目工程。
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开展,教育部门将更多的精力放到了如何让贫困学生读得起书上,一项项政策的出台,一个个工程的动工,一组组数据的出笼,宜宾教育通过此种方式让市民品味了改革成果,而作为宜宾市民生工程八大项之一的教育助学工程也让更多的学生以及学生的家庭得到了实惠。
时间回到2009年8月19日。
当天,在宜宾县二中的校园里,一场特殊的慈善助学金发放仪式正在举行。刚考上上海同济大学的宜宾县二中学生罗相洁走上台去,接过了1000元慈善助学金,激动得热泪盈眶。
据了解,在学校开学前夕,为了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不辍学、为实现了大学之梦的孩子不因为无钱就读而失学,今年慈善帮困助学活动采取省、市、县上下联动的组织形式,通过政府部门倡导、慈善组织运作、社会力量捐助来共同推动慈善帮困助学活动的开展。
“好开心,没想到我能够领到这笔钱,对我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碳,我父母正在四处筹钱让我去读大学呢!”
该校学子的一句话,饱含了能读上梦寐以求的大学的欣喜之情。同时,也彰显了作为八大民生工程之一的教育助学工程,正越来越重要地发挥着它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