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专院校为数众多,据2008年不完全统计有4200所,因为教育水平得到世界公认,一直是各国留学生的首选。仅密苏里大学,2009年秋季就招收了300多名中国学生。
在密苏里大学期间,我也选修了几门课程,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美国大学训练学生动手能力不遗余力。
以实践能力评高低,而不单是理论考试,是美国大学教学的通行做法。在密苏里大学的报社、电台和电视台里,只有少量专职员工,日常工作完全由兼职教师和学生完成。从大一开始,学生就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采访和写作,有的课程就是在实习中完成的。
密苏里新闻学院院长迪恩教授说,学生通过实践学到了知识——清晰的思考能力、优异的写作能力、有影响力的演说能力。“干中学”既是该院传统,也是最大优势,其毕业生一向很受欢迎。
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美国大学生课外作业非常多,一点也不轻松。在中国,高中学习比大学紧张,这里却刚好相反。
熟识的中国留学生提及,不少课程几乎每周都要考试,稍不留意考试就会出麻烦,将影响到综合成绩的高低。一遇课外作业,学习到凌晨一两点钟,对很多学生来说是家常便饭。在康奈尔大学读博的留学生江会峰说,学生通宵达旦做实验是常事,发一般论文还不行,论文还得有影响。
之所以注重实践能力,是因为美国大学认为,本科生教育的目的,是提供大量通才,而不是专才。只要这些通才动手能力强,善于独立思考,就能很快适应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