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填报志愿是高校招录的重要环节,志愿填报是否科学、得当,直接影响录取结果。6月20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教育招生专家,他介绍了高考志愿填报的相关技巧。
疑问:心仪高校分数忽高忽低咋办?
对策:避开高校录取“大小年”。
高校招生录取中,存在一种“大小年”现象,由于受报考人数、招生计划等影响,报考某校的考生人数很不稳定,导致调档线忽高忽低,起伏很大。
对于往年录取分数起伏较大的学校, 考生填报志愿时至少要参考不少于3年的录取调档线。如果某校大小年现象很明显,前年是小年,去年是大年,今年的报考人数可能会少一些,但这也不是绝对规律,仅供考生参考。
疑问:学校与专业孰轻孰重?
对策:结合兴趣明确专业方向。
选学校还是选专业?对于那些成绩出类拔萃的考生来说,自然会优先考虑名牌大学。对于成绩不那么理想的考生来说,就需要在选专业上下一番功夫了,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就业相对容易、收入较高、发展前景好的专业,比较保险。
在选定专业后,考生可以将设置该专业的同批次高校进行横向比较,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学校办学质量等,选择合适的学校。
疑问:如何避免志愿“扎堆”?
对策:平行志愿讲究“梯度”。
我省高考志愿填报仍实行平行志愿,这一模式能减少考生落榜的机会,增加录取的几率。值得注意的是,平行志愿中虽说各志愿“地位平等”,但仍需有“梯度”,以免志愿“扎堆”,反而丧失录取机会。
建议考生在填报院校平行志愿时,可以采用“闯一闯、试一试、保一保”的方法。具体做法是:考生填报的第一个志愿应当是录取分数较高的学校,前提是自己的分数与所报学校的调档线比较接近,其他志愿应由高到低顺序填报,最后一个为保底志愿。
疑问:服从调剂要不要填?
对策:选择可增加录取机会。
在考生志愿信息卡上,每一批次的志愿栏后面都有“服从”栏。由于受高考分数、志愿梯度等因素影响,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有可能落空,填报了“服从”栏的话,就增加了调剂录取的机会。不过考生也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有可能会被调剂到与自己初衷相去甚远的专业。因此,对于“服从”栏,考生既要重视、又要慎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