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政府将为公民设立个人教育户头,以支付大专教育的费用。新加坡教育部长尚达曼说,政府将在下月提出财政预算案时宣布个人教育储蓄户头详情。 据《联合早报》报道,尚达曼是1月13日在答媒体问时透露的这个消息。他说,由于多数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政府正探讨新计划,为国人开设个人教育户头,让国人自由使用户头的资金支付教育费用。
受教育年限随社会发展而增长
为人民设立教育户头,是此前几天在新加坡召开的第六届国际学术咨询团会议提出的建议。咨询团建议新加坡政府考虑为人民设立教育户头,以便在资讯瞬息万变的知识型经济年代,让人民终身学习,维持50年至60年的就业能力,不被社会淘汰。 学术咨询团主席陈庆炎认为,人们接受教育的年限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增长:在19世纪,一般人认为接受6年教育已足够;在20世纪,则认为应接受12年教育,从6岁学到18岁就够了;来到新时代,12年够吗?还是要16年或18年?这12年以后的教育需要以怎样的形式提供呢? 陈庆炎说:“在科技昌明的时代,人类能活得更久。一个年轻人究竟要接受多少年的教育,才能保持50年至60年的就业能力,不被社会淘汰?设立个人教育户头,能为年轻人提供灵活性和多种选择,让他们就自己和时代的需要去学习。”
设个人教育户头鼓励终身学习
在第六届国际学术咨询团会议上,来自世界知名大学的咨询团成员,从鼓励人民终身学习的更广的层面来讨论如何增强新加坡的竞争力,而不是只谈新加坡需要增加多少大学生或研究生。 陈庆炎认为设立个人教育户头是个很好的途径:“咨询团建议由政府设立教育个人户头,在户头中存入一笔专门作教育用途的钱。这样,年轻人18岁高中毕业后,可以考虑到理工学院或到大学去;或工作几年,再回来读书等等,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来终身学习。” 美国斯坦福大学商业研究院罗默教授(Paul Romer)也是咨询团成员,他给出同样意见:“发达国家的人民受教育的年限不断提高。现在的问题是:该增加多少年?这些年的教育,该以怎样的形式出现?设立个人教育户头,能让学生灵活自由选择。” 陈庆炎认为跟政府资助学府的性质不同,政府设立个人教育户头面向个体,旨在为终身学习提供灵活性,而各大专学府也因此有更多竞争。关于钱的来源,陈庆炎认为这笔教育户头里面的钱,就算主要来自政府,为了避免滥用,部分费用仍应该来自人民。
高质小型人文大学独具吸引力
此外,咨询团建议新加坡政府考虑设立高素质的私立小型人文大学,为学生提供更多大专教育的选择。 美国Sutter Hill创业投资公司董事经理贝克(Leonard Baker Junior)说,偏重人文科、以教学为主的美国高素质小型人文大学,为美国培养了不少精英、学者,在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的前提下,新加坡政府不妨考虑这个建议。他认为:“美国好些高素质的小型人文大学,名声和遴选学生之严格,绝不亚于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新加坡倘若设立这种学校,将能吸引本地和区域有能力的学生就读。” 新加坡管理大学校长霍华德亨特说:“小型人文大学的学生人数,从600人到2000人。很多人喜欢这种师生像一家人的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