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灵丘教育事业发展势头强劲
|
来源:大同日报 2008-2-4 9:37:00 |
|
本报讯 灵丘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始终把教育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作来抓,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全县教育事业生机勃发、发展势头强劲。 去年以来,灵丘县委、县政府超常规、大幅度地增加了对教育事业的拨款,用于城乡中小学硬件设施建设。完成了投资1亿元、总建筑面积达55152平方米硬件设施的灵丘一中新校,投资1000万元、建筑面积16740平方米的平型关实验小学主体工程;投资1588.56万元,完成了6所寄宿制学校改造、4所学校的通暖、10所学校的校舍危房改造、为4所学校装备了物理、化学实验室,购置了2500套课桌凳、200套办公桌椅、600张学生用床、100余个图书仪器柜;启动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全部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并对贫困家庭学生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积极推进示范高中建设,使灵丘一中顺利通过省级示范高中验收。 为了有效缓解教师年龄结构老化的问题,提升教师整体素质,该县建立了教师退出机制和全员考核机制,严把教师入口关,把过去面向全县招录教师变为面向全市公开招聘教师。组织165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省、市学科骨干教师培训,开展了“百千万”名师工程选拔工作,评选出市级教学标兵13人、骨干教师163人,有7名教师获得了全市优质学科评选一等奖,12名教师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灵丘一中教师孙桂清被市教育局推荐参加了“全国第五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现在,全县共有省级教学能手31人、市级教学能手102人,教学质量明显提高。2007年,全县高考本科达线人数达到了304人,达线人数名列全市前茅。 该县坚持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提升全县教育整体水平,建立民办、公办教育互相竞争、互相促进机制,增强办学活力的重要举措,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对于民办学校的建设,在征地、水电、交通设施方面给予优惠,在评模、评优、教师培训、职称评定、升学等方面与公办学校一视同仁,放在同一平台上。去年在继续向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的基础上,县里又拿出120万元,为办学手续齐全、在校生千人以上的民办学校给予补贴,重点用于为教师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以稳定教师队伍,促进公办、民办教育的同步协调发展。去年该县民办学校在校生人数已达16000人,占到了全县在校生人数的40%以上。该县规模最大的民办学校豪洋中学高考达线人数占到了全县高考达线人数的52%以上,民办教育已成为灵丘县教育事业的生力军。 (刘润合 王鹏 王爱民) |
|
■相关链接
|
 |
|
|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