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在线留言
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求职就业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九职大红砖志愿服务队:竹影摇曳处,非遗绽芳华
来源:     2025-7-5 10:52:00
 

    当青春的脚步踏入非遗之乡,当年轻的双手触碰千年竹韵,开启了一场关于传承与创新的奇妙之旅!近日,九江职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红砖”志愿服务队在南义镇开展“万名大学生进千站”实践活动,志愿者走进瑞昌竹编工艺厂在指尖与竹篾的交织中,感受非遗魅力,探寻传统文化的时代生命力。

初遇竹编: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走进竹编工艺厂,空气中弥漫着竹子的清香,堆积如山的毛竹与墙上的非遗文化展板,瞬间将志愿者们带入竹编的世界。传承人田先敏热情地介绍:“瑞昌竹编已有2500多年历史,每一道工序都藏着匠人的巧思。”不断到各地学习并进行教学,2018年5月16日,入选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巧手编织:在实践中触摸非遗温度

    大家不仅学习传统竹编技艺,更发挥创意,将竹编与现代设计结合:用竹丝编织出卡通形象挂件,设计竹编元素的首饰,甚至将竹编纹理融入绘画与平面设计中。“手指要稳,力度要均匀,经纬交叉时像写‘十’字一样。”在指导下,大家从笨拙到熟练,逐渐编出简易杯垫、小竹筐。虽然作品略显稚嫩,但每一根竹丝的交错都承载着对传统技艺的敬畏。

 


创意碰撞:当青春灵感遇见传统技艺

    除了学习传统编织,志愿者们还结合专业特长,与传承人展开“跨界对话”。设计专业的同学提出将竹编与现代家居结合,打造文创产品;宣传组的同学则挖掘竹编背后的故事,创作非遗主题文案。一场思维碰撞,让古老的竹编技艺焕发出新的活力。

 


薪火相传:让非遗在乡村生根发芽

    “年轻人愿意学、愿意传播,就是对竹编最大的支持!”田老说。志愿者在日记中写道:“这次体验不仅是一次学习,更是一份责任——我们要用青春力量,让竹编这颗非遗种子在乡村开出更美的花。”

 


    从好奇探索到主动学习,从一根竹子到一件艺术品,从传统工艺到创意表达,志愿者们用脚步丈量非遗,用行动诠释热爱。(九江职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红砖”志愿服务队)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