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在线留言
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求职就业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数百万应届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招工难就业亦难
来源:新华网     2013-11-6 7:28:00
 

    新一轮大学生求职季来临,今年又将有数百万应届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就业难再度成为时下“热词”。但令人费解的是,同时期一些企业却在为招工难而烦恼。

  数百万大学生入才市,缘何难解用工之渴?业内人士认为,劳动力市场结构性错位依然存在。要破解这一难题,既要推动高等教育转型和大学生求职心态转变,还有待产业结构的加速调整。

  今年国庆后,南京某高校应届毕业生周斌已经跑了六七场招聘会,但令他沮丧的是,投出去上百份简历,大部分如泥牛入海,杳无音讯。即使零星收到几份面试通知,却又在第一轮就被淘汰。“现在很多单位一听说我是应届毕业生,就嫌没有工作经验。”周斌说,他的几个同学与自己的遭遇相似,总体感觉工作难找。“大学生太多,用人单位选了又选。”

  记者在多个省份采访发现,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数量巨大,就业难系普遍现象。而令人惊讶的是,面对大量的高校毕业生,不少企业却仍为招不到合适员工而发愁。广东清远一家计算机企业预计招聘一名高级软件工程师,但两个月下来,仍未找到理想人选。“我们需要熟手,许多应届生根本没有能力胜任这份工作。”这家企业人事经理说。

  在人力资源市场上,大部分企业需要的是熟练工,到岗后能马上展开工作,挑起重担,而这些能力应届毕业生显然较难具备。“大学生就业难与一些企业用工难并存,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错位矛盾依然存在的表现。”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张二震等专家认为,这可以归咎于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如今的大学教育与市场联系不够紧密,学校的专业设置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大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理论知识多,实践知识少,一旦步入社会,需要较长时间来适应工作需求。“大学生没有工作经验,基本不可能马上胜任工作,培训又耗时太长,成本也高。”苏州吴江某纺织企业负责人说。同时,对于一些低端产业,如电子制造、机械加工、服装制鞋等,大学生又“不屑”触及,这些急需用工的岗位就在毕业生“眼高手低”中溜走。

  另一方面,我国已经逐渐告别“劳动力低成本优势”时代,制造业已经较难消化掉日益增多的高素质人才,而一些地区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发展不够,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难问题,既要我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和大学生就业心态的改变,还有待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复旦大学社科部副教授邵晓莹说。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