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山东省委和盟内的专家学者,近日就山东省高校就业指导情况展开调研,在综合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和此前就业指导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建议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
[现状]:近年来,山东省很多高校对就业指导工作认识不足,存在不少指导不利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很多院校的专职人员配备不足,不能满足繁重的就业指导工作的需要;专业化队伍建设滞后,最多只是给毕业班学生举办有限的几个讲座,不能提供贴近市场实际的高水平指导;就业指导的对象仅仅局限于应届毕业生,不能从一入校就对其未来的职业进行谋划,做到未雨绸缪;在就业指导内容方面,简单提供就业信息的多,进行就业观念转变教育的少;重复性的招聘会多,深入研讨创新性的就业指导形式的少。
[建议]:各高校成立就业指导处或招生就业处,配备专职人员,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考核指标体系。学校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到教学单位年度工作目标和任期目标,定期组织考核;建立专业化就业指导队伍,最好采取持证上岗制。成员以具有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专业背景的高层次人才为主,可考虑吸收相关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或以选派教师接受相关培训的方式提高专业化水平;制定贯穿大学阶段的就业指导方案,切实提高高校毕业生的自主就业能力,建议把《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列入教学计划,从就业形势分析、就业政策宣传、择业心理调试等各个方面加强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指导和培训;创新就业指导的方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广开就业渠道。如带领学生参观企业,实地了解企业的情况;学校组织学生专业技能大赛,请企事业单位派员参加,增进相互了解;有计划地聘请校外大学生就业辅导专家对毕业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技巧;开通大学生就业教育卫星专网,设立大学生就业信息专门网站,建立健全毕业生供需信息网络。(孟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