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发现:成都市内中小学校食堂管理制度完善,90%以上推出了“试吃制度”和“留样制度”
时值开学,中小学食堂卫生以及校园食品安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连日来,记者就此走访了成都市内多所中小学校的食堂,对这些学校的食堂食品卫生、管理制度等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发现,成都市内绝大多数的学校食堂管理制度都很完善,90%以上的中小学校在确保食品卫生安全方面,推出了“试吃制度”和“留样制度”,以尽最大努力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用餐的卫生和安全。
现状每顿吃啥子 菜谱天天公示
“哎呀!今天中午有我最喜欢吃的红烧肉!”昨日上午,记者在成都锦官新城小学门口看到,学校大门口告示墙上贴着一张大大的告示,告示前围满了驻足观看的学生和家长。告示上用毛笔十分清楚地写着:“今日午餐菜谱:红烧肉、青椒肉丝、烂肉粉条、黄豆烧鸡、凉拌黄瓜、番茄炒蛋、紫菜蛋汤。”告示下方,还有一排温馨提示:“明日午餐想吃什么,请您告诉我们。”据该校负责校园食品卫生安全的王滢介绍,学校很早就推出了菜谱公示制度,每天的菜品都会在菜谱告示上进行公示,通过透明操作,让家长和学生都很放心。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成都市内几乎每所为学生提供校餐的中小学校都实行了每日菜谱公示制度,使学校食堂的伙食供应完全透明化,让在校就餐的学生吃得开心,家长不再担心。
学校无食堂 签约餐饮公司
“叮叮叮……”下课铃声响起,昨日中午,记者在成都师范银都小学一年级6班看到,孩子们在老师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排成一路纵队来到教室后方,同学们按次序依次从学校工作人员手中领取盛满食物的餐盘,然后回到座位上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据该校黄校长介绍,学校与校外一家餐饮公司合作,每天由餐饮公司负责做好饭菜,并由专人对各种菜品进行试尝和留样,再将相关情况记录在案,然后公司工作人员对饭菜进行卫生密封,用专用车送到学校,到达学校后直接送入学校的配餐间由学校老师再进行试尝、留样并做记录,合格后再进行分餐并派送到每个班级。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像这样本身没有食堂的学校为数不多,校方操作外送校餐显得尤为严格。成都师范银都小学黄校长称,他们对餐饮公司的食品卫生要求得十分严格,在合作过程中,如果发现哪一方面不达标,学校将会更换合作公司。
管理试尝制度保护学生食品安全
昨日上午9时左右,锦官新城小学的食堂管理员王滢像往常一样来到学校食堂,进入更衣室更换服装,在洗手池洗手消毒,然后与其他工作人员一道对当日采购的肉类、蔬菜进行质量检查。临近中午,一盆盆香喷喷的饭菜从厨房里端了出来,王滢首先对一盆土豆烧排骨进行试尝,她夹起一块排骨闻了闻,然后送进嘴里,慢慢咀嚼起来,之后又夹起一块土豆送进嘴里。旁边的卫生保健老师王晓蓉则认真地做着记录。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王滢对所有饭菜进行了试尝,王晓蓉则一边记录一边对饭菜进行留样。昨日中午12时,试尝后半小时,认为没有问题了,才开始分盘。
据王滢介绍,为了严格保障在校就餐学生的食品卫生安全,学校一直坚持实行“试尝制度”,每天有专人组成的尝食三人小组对食堂一日三餐所有食品进行试尝,并且所有食堂里的工作人员都坚持两次更衣,个人卫生更是每日必查。
采访中,记者发现,成都市内90%以上的中小学都在通过“试尝”来最大限度地堵住危险源和预防食品安全隐患。
留样制度 让家长学校更放心
昨日中午,成都武侯实验外国语学校的食堂里也坐满了前来就餐的孩子们,分到午餐的学生端着餐盘找位子坐下后开始享受丰盛的午餐。而食堂一窗口处摆放的一溜绿色小杯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只见每个小杯子里都装了一样当日中午的菜品,并且每个杯子上还贴有写着日期及菜名的标签。据该校食堂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小杯子都是中午所有菜品的样品菜,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人员每天都坚持定时向食堂提取食品的样品,并贮存于专门的食品留样柜里48小时,以方便学生用餐后出现问题的跟踪。
据了解,许多学校同样也在实行食品“留样制度”,学校食堂为师生提供的每餐、每样食品都由专人负责留样,保证师生饮食卫生的安全,做到让学生、家长、学校放心。
入库验收制度 严把食品来源关
除了以上两种制度外,蓉城各中小学还有许多举措来维护学生饮食卫生安全。据悉,成都大部分中小学都有严格的食堂入库验收管理制度,紧抓食品来源卫生安全。武侯实验外国语学校樊彬校长告诉记者:“我们每天在验收食品及食品原料时要索取食品检验合格证、化验单、查验生产日期、保质期等。每天在验收食品或食品原料时要向供货商索要收据,有供货商签字和盖章,并保存收据至年底和学校结账时查用。”成都盐道街小学的肖亦陈副校长也称:“我们要求食堂采购员不准到自由市场采购食品原料,而是一律到大型超市购买,把严食品采购关,加强食品的管理。”
另外,各个学校为了加强饮食卫生安全,防止病从口入,对食堂的餐具、炊具、室内设施、工作人员个人卫生等作了严格规定,以保证学生和老师用餐的卫生安全。
建议学生:吃什么我们来做主
在采访中,多数学生表示,学校要想我们回到食堂用餐,那就应该多听听我们自己的意见,吃什么让我们说了算。成都石室中学高二学生刘重浪建议说:“学校应该利用班会课广泛征求同学们的意见,让我们举手表决每天吃什么。”
家长:食堂保证“质”和“量”
很多学生家长对学校食堂也有很多看法,大部分家长都觉得学校应该提高后勤保障。家长刘先生认为:“学校提高后勤保障很有必要,学校应为孩子们提供充分的营养保障和让家长放心的饮食卫生安全。”另一名学生家长还建议,每所学校的家长委员会应对食堂起到充分的督促作用,不仅每日菜餐应公示,还应参与到菜品采购、加工等环节中来。
专家:各校不要自制凉拌菜
记者就此事采访了锦江区教育局督学何伦忠。据他透露,目前全市教育系统都在对学校的食堂以及校园食品卫生安全作相关检查,以确保学生的食品卫生安全。他指出,学校应把食品卫生等相关部门的规章制度落到实处,不走过场,高度重视,才能让学生不再因为校餐而受到伤害。
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苏应雄教授认为,保证食堂食品卫生安全首先应该完善食堂的基础设施,对开学后返校的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身体健康方面的检查,绝不允许工作人员带病工作。其次是各个中小学绝不应该自制凉拌菜,食品原料必须经过高温消毒。最后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不准许生熟食品混放,有些学校生熟食品不分,极易引起食物之间的病毒污染,威胁学生的卫生安全。苏教授建议学校食堂应该用塑料盆和不锈钢盆将生熟食品分开,避免病毒污染。另外,每个食堂应该做好留样的工作,方便事后查验。(记者王迪实习生刘银摄影报道 华西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