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在线留言
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等教育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教育界大咖议高等教育:走中国特色之路 建高等教育强国
来源:     2017-9-25 11:03:00
 

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中国共产党创办新型高等教育八十年论坛于9月23日在北京举行。中国网记者 张艳玲 摄

中国网新闻9月24日讯(记者 张艳玲)“中国高等教育应走中国特色之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原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23日在北京表示。

今年是中国人民大学建校八十周年。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中国共产党创办新型高等教育八十年论坛9月23日在北京举行。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原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原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伟等出席论坛并讲话。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发言。中国网记者 张艳玲 摄

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经历三个时期

陈宝生指出,从1937年创办陕北公学开始,中国人民大学走过的80年艰苦卓绝的探索发展历程,正是我们党创办新型高等教育历史进程的缩影,见证了党的教育理念从革命教育、向国民教育、最后向现代教育的关键性转变。站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点上,认真研讨我们党创办新型高等教育走过的路,对于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是我国最早由中国共产党建立的革命大学,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建立的第一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历史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高等教育转向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历史。”顾明远说,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根植于中国大地,吸收世界文明成果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

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清末民初废科举兴学堂时期,创建京师学堂,引进西方大学制度;第二个时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抗日根据地由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抗日军政大学和陕北公学为标志,建立新型大学;第三个时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

刘伟说,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主要有两大脉落,一脉是以北洋大学堂、京师大学堂、南洋大学堂为代表的近代高等教育,一脉是以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延安女子学院、鲁迅艺术学院等为代表的红色高等教育。这两脉都为民族独立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作出巨大贡献,都为新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形成产生巨大影响。

“我们举办论坛的目的是梳理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办新型高等教育的光辉历史和成功经验,继承和弘扬优良传统,更好地扎根中国大地办学,努力在新历史起点上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刘伟说。

原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发言。中国网记者 张艳玲 摄

中国高等教育应走中国特色之路

陈宝生强调,办好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要探索六个问题:即“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何种精神状态实现什么目标”,“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及怎么培养”,“从哪里来到那里去,向什么方向前进”,“搭什么台、唱什么戏”等问题。

周远清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G20会议、一带一路会议等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越性凸显,因此,中国高等教育也应走中国特色之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根植于中国历史、中国国情、中国文化,应有与中国历史、中国国情和中国文化相适应的特色。“这必须要加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大力实践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周远清表示。

原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发言。中国网记者 张艳玲 摄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建设教育强国

中国高等教育经历大改革、大开放、大提高阶段,现在进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阶段。周远清认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应做强各级、各类、各区域高等教育,着手研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计划,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在体制、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制度上探索如何走出适应中国国情、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之路。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左)和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伟(右)发言。中国网记者 张艳玲 摄

钟秉林认为,扎根中国大地创一流大学,应拓展国际视野,弘扬中国优良传统,解决中国现实问题,坚持本土化创新。

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赵长禄认为,中国大学要争创世界一流,既要汲取世界高等教育的先进经验,又要防止“同质化”。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问题,抓住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引导教育回归本分。

刘伟说,以中国人民大学前身陕北公学为代表的红色高等教育,为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事业作出特殊意义的探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中国共产党独立创办的具有红色基因的高校能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当然,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成,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分不开。”刘伟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高等教育具有进入世界一流行列的自信基础。我国现代化发展成就,为我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教育自信的社会发展基础。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