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在线留言
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等教育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清华刻字”警示家庭教育迷失
来源:     2017-8-29 13:09:00
 

日前,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清华大学标志性建筑“二校门”的门框上惨被刻字“皇上我来了”“大家辛苦了”,两侧的砖石基座上也被刻有多个名字。在此之前,该校被刻字的日晷刚刚修复完毕,却不想按下葫芦浮起瓢,涂鸦事件再起。

清华园内由于游客如织,且几乎都是全国各地来此参观的师生、亲子队伍,于是熊孩子几乎成了肇事者的首疑对象。何况从拙嫩的字迹上看,更能支持这一说法。大家或许还记得,2013年在埃及卢克索神庙浮雕刻字的那个15岁少年,几乎一刻成名,不仅国内媒体热议,在国外也引发关注。今日移情换景,出了新式版本,只见熊孩子们正以“一代新人胜旧人”的架势,前赴后继地一“刻”到底。

在国人眼中,对公共领域的尊重和保护,常常不及私人领域。这与传统熟人社会中基于血缘、族缘、地缘的政治格局、观念继承分不开,有时候这两个领域甚至含混不清。比如,有些家长带孩子出了门,未必足够意识到当自己身处公共场合的视域下,权利与义务已经发生了置换。

这样的场景,多是缺乏公共意识所致,熊孩子们对所谓文物、文化等理解肤浅并不奇怪,奇怪的是,其父母竟然不闻不问,有的还怂恿唆使。在自然山石中刻字存念,是传统文人社会中“立言”的价值表达,且历经风雨,早已成了历史和文化的宝贵见证;在人文遗产中,历代藏家或留下一枚私印,但也以私有为前提。文物作为一种凝聚着历史遗迹的见证,是整个社会、民族的共同财富,其不属于任何人,更不能被一己陋习而肆意贬损。

推而广之,一切公有之物,如便民设施、公共建筑等,人人均有保护、爱惜之责。熊孩子不可怕,可怕的是无知而无畏的父母。殊不知,这一刀下去,不仅刻出自身文化的浅薄,更是刻出了与文明的距离。熊孩子的一举一动,处处折射出家长的文化心理、价值取向和道德情操。“不知礼,无以立;不知言,无以知”,当父母无视正常的社交之礼、游览之礼、观赏之礼,孩子怎么可能学会言行得当、举止得体,他们的私欲或恶作剧又该如何收敛呢?当父母在文物或公共建筑上信手涂鸦时,孩子如何能文明观摩呢?“礼”的本质是对既有秩序的继承和维护,“言”的初衷是对既有规则的理解和遵循,没有了这两者,孩子将来的立身处世、知情意行,处处都将受控受限。试想,他们若再“示范”涂鸦于后代,这陋行就真叫“子子孙孙无穷匮”了。

时代在日新月异地变幻着,但人性却始终如一。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引路人,需要及时跟上社会的公序良俗规则教育、礼仪教育,也需要认真而慎重地透过自我的言传身教,把现代公共领域中最重要的契约精神、公民责任、权利意识,传递给我们的下一代。我们让孩子明白“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唯如此,孩子才不会任性使气,才能摘掉闹人的“熊”帽子。(作者邱磊,系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教师)

《中国教育报》2017年08月29日第2版  版名:中教评论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