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等教育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月薪超过本科 劳动力市场缘何看好高职毕业生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2007-6-21 12:02:00
 

    北京地区高职学生月薪2000元左右,超过一般大学本科生——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劳动力市场缘何看好高职毕业生

 

  随着高校毕业时间的临近,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记者从北京联合大学获悉,该校在统计学生就业率时发现了一个微妙的现象:与该校的本科生相比,占学生总数1/3的高职生目前在就业中略处优势,4月和5月的阶段性就业率均略高于本科生。

  近年来,高职学生就业形势的确逐步看涨。“高职生就业走俏的背后,体现了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需求的高度吻合。”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实习创业部主任刘永印这样分析说。

  人才培养面向生产一线,容易踏上市场需求节拍

  管增凯,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技术应用专业应届毕业生,今年3月他就与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无锡柴油机厂签订了就业协议。和他同时进入该厂的还有该校另外40多名学生,实习期结束后1600至1800元左右的的薪资水平,令一些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自叹不如。

  “在目前的劳动力市场上,北京地区高职学生的月薪税后大都在2000元左右,明显超过一般非名牌大学的本科生1500元左右的月薪水平。”全国人才流动中心工作人员李婷告诉记者。在高职院校举办的就业洽谈会,优秀的毕业生很受企业欢迎,常常被一抢而光。

  对此,刘永印认为,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产、服务方面的企业扩容非常明显,特别是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人员需求量与日俱增,其中主要是需要技能人才,而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正是面向生产一线,与企业的需求最为贴近,因而能够直接受益。

  刘永印分析说,相比于普通本科院校4年的培养周期,高职院校培养周期较短,一般是2至3年,在此期间行业需求的变化较小,学校的人才输出比较容易踏上市场需求的节拍,不至于发生“招生时是热门行业,学生毕业出来却变成冷门”的尴尬情况。

  适时调整专业招生计划,遵循“顾主需求至上”原则

  就业顺畅才能吸引学生、办出品牌,多数高职院校都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身体力行。拿一位校长的话来说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就得动脑筋、花心思”。

  “顾主需求至上”,在北京联合大学,为了保证学生就业有出路,学校坚持面向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宗旨,培养首都经济圈需求的生产和服务一线应用型人才,效果良好。近年来,学校的高职生和本科生就业基本都没什么困难,一般到了7、8月份总就业率会达到90%以上,甚至是95%。

  贴近行业、企业视角,根据用人信息调整专业设置,正是高职院校办学的灵活之处。记者了解到,在制造业比较发达的江苏等地,机械、电子电工类专业的学生供不应求,当地不少职业院校针对这一需求增加了相关专业的招生量,同时压缩了计算机等供应过量的专业,大大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除此之外,舍得在实习实训设备上大手笔投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是高职院校屡试不爽的一招好棋。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办曹锡兴说,学校数控专业的设备都是和工厂同步更新,这样尽管增加了教学成本,但学生工作后稍加培训就能上手,从长期的人才培养效益来看十分划算。学校截至6月13日的统计显示,今年3100多名毕业生中,70%已签约就业,比去年同期高出5个百分点。

  为了拓宽学生就业渠道,高职院校还纷纷采取联系就业基地、争取企业“订单”、发掘校友资源等多种方式,营造出了多维度促就业的学校大环境。

  求职心态很重要,大学生要愿意从一线干起

  在大学生普遍面临就业压力的情况下,为何高职学生却比较容易觅得岗位呢?除了学校努力推动就业的因素以外,高职学生自身的求职心态也不可不提。

  管增凯目前在柴油机厂的岗位只是生产一线的普通操作员。尽管现在工作环境比较艰苦,但企业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有着明确定位,即专门从事柴油机零部件的维修和销售,在生产一线的磨炼是他们职业成长必经的阶段。

  “大学生要愿意从一线干起,只要有扎实肯干的态度,即使开始从事的是基础的生产或管理工作,随着经验和阅历的增长,也会获得发展平台。”无锡威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华文俊说。

  北京联合大学也在对比高职生和本科生就业的不同状况时发现,在人才培养目标都针对社会需求的大前提下,学生的就业技巧和求职心态显得尤为重要。“至少从就业的过程来看,高职学生稍微好一些。”该校副校长高林说,这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一门就业指导课。

  高林介绍说,学校开设的这门课程仅有16学时,采取案例教学等非说教的方式,内容非常实用,但由于这门课对于高职生是必修课,所有学生必须学习;而在本科部分则只作为选修课,听的人很少,结果高职学生的就业认识和求职技巧都相对好于本科生。现在,学校已决定从下学年起将这门就业指导课作为所有毕业生的必修课。(本报记者 刘琴)

 

  《中国教育报》2007年6月20日第2版

■相关链接  
  • 我省高考成绩明日正式公布
  • 高考结束暑假在即,学生族“团购学车”忙
  • 读完大学读职校 大学生为何“回炉”学技能?
  • 考得好还要看录得好 高考填报志愿过来人支招
  • 甘肃高校毕业生达8万 政府出台措施稳定就业
  • 填报高考志愿要看清七大变化 提防“同分撞车”
  • 厦门一理科生高考作文满分
  • 职场呈现10大非常态发展趋势 专业化首当其冲
  • 河北省将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 实施就业援助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