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张强将和6位女大学生前往仙女山,进行“踪迹学”行为艺术创作。昨天,这一场“艺术性的雪中浪漫绽放”,引来了网民的一片骂声。同时,川美一名女大学生却自告奋勇报了名。所谓“踪迹学”,就是将一件绢衣随意包裹在女子娇美的身躯上,然后随着女子身体随意摆动,用毛笔在娟衣上“人体涂鸦”。
(据《重庆晨报》1月11日)
在人体艺术风靡的今天,如果说一个女子作为人体模特,让画家去画,虽然仍然具有争议,但毕竟被很多人认可为艺术。况且,当美女脱光衣服时毕竟只有画家或少数人看到,而其他的观赏者只是通过画家的作品看到了平面的画去遐想。可是,现在美女竟然成为““涂鸦画布””,看来全民都有了“共同富欲”的机会,一起看到这幅立体画。
如果这次以美女作为“人体模板”的作品到大街上展示,笔者相信一定会引起惊叫。也许,当时仅限于艺术人士参加,但是他们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让它“见光”。否则就成了闭门造车,也就没有了意义。
我不否认绘画是艺术,我也不否认,美体也是艺术。但二者结合却不一定是美上加美。人体美不是完全的暴露,也不是凌乱地“遮盖”。把绘画画在人体上,我不知道除了作为一个画布似的工具之外还有什么作用。如果真的是为了突出立体感,完全可以画到一个立体图形甚至人体模型上。为什么非要画在人体上?很显然,还是想借助人们喜欢看人体的欲望。既然为了看人体,就冲淡了绘画的艺术性。
就算人们看的是绘画后面的人体,其实也是不受欢迎的。姑且我们把看人体的观众分为两类,一类是真的懂得欣赏人体的,我想他喜欢欣赏的是人体的线条美,人体的肉感美。要么是洁白无暇的肌肤,要么是黝黑健康的肌肤,绝不是花花绿绿的肌肤。那么如果是一个不懂人体艺术,只会欣赏美色的俗人呢?就更不喜欢这层“布帘”了。没听过一个故事吗?一个男子和妻子去看人体画展,男人站在一个一丝不挂,惟独私处有一树叶挡着的女人体画前不走,妻子问他怎么不走,他说在等秋天,树叶落下……我想当人们在欣赏这个人体作品时,肯定很多人会盼望着娟衣脱落。
不管人们是否喜欢欣赏,我认为这种所谓的“艺术”最无聊之处在于它对资源的浪费。艺术应该是长久的,应该是永恒。比如蒙娜丽莎的微笑,比维纳斯的断臂……而不是遗憾的昙花一现,让人看两眼满足一下当时的感官,然后就不见了。这种艺术是没有魅力的。你说这种人体上的绘画能保持多久,难道她不洗澡?就算她一辈子不洗澡,难道她死的时候还能像武侠小说里一样,为了秘籍把人皮割下来?
人体美,不是每天都看着活生生的裸体人。而是把人画在画纸上,不是把画画在人体上。否则就是颠倒艺术,哗众取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