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新一轮高考改革序幕拉开,学生面对新的考试形式,做出怎样的选择,和将来自己的从业方向紧密相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受新高考政策影响,全国高中学校普遍从高一起就对新生开设生涯规划课程,并逐渐向系统化、特色化方向发展。然而,新高考政策通过“增加学生选择权”,把生涯探索期的迷茫与困惑前置,使自我探索和对未来的思考回归高中主体,这种前置和回归与青少年生涯探索的任务是一致的,实质上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是以人为本的体现,是对个性的尊重。然而,这种突然的回归却使原本致力于解决学业问题的高中学校、学生和家长感到措手不及。
通过市场走访,记者采访了国家新高考试点城市上海的一所高中校长。
近年来,学校关注学生发展现状的同时,积极探索,不断更新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更加重视对学生成长道路的铺垫,关注对学生未来的拓展。校长表示,生涯规划活动旨在搭建一个系统的生涯规划平台,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爱好、特长、价值观、身份及使命,同时进行外部探索——探索高校专业、开展行业和职业的探索,从而拓宽视野,提高规划意识,科学决策,作出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决定,理性规划好自己的中学生涯,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1 学生对未来很迷茫十分不利于成长
“中学时期,学生们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学业方面,却很少思考自己未来的发展,这样真的好吗?”这是校长近年来思考较多的一个问题。
校长告诉记者,学生在中学时代,尤其是高中时代,面临比较繁重的课业压力,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现阶段的学习上,很多学生都没有思考过自己的未来。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他发现,一些学生甚至不知道自己将来应该考什么样的学校,只是单纯地抱着“按高考分数择校”的心态。也有一部分学生,虽然有明确的目标高校,但却不知道自己可以读什么样的专业,或者未来可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面对这些问题,学生们显得很迷茫。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或许是学生缺乏对自己的了解,更缺乏对社会中各行业的了解,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对未来的迷茫。一方面,学生们对自己的个性、兴趣爱好、特长、价值观、身份及使命缺乏了解,就很难明确自己未来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从事哪一类职业;另一方面,中学时期,学生们也很少有机会可以深入到高校、了解高校的运作和具体某些专业的开设情况,也更难深入到社会中的各行各业,对自己未来可能从事的行业或职业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对未来缺乏了解,对未来很迷茫,更没有明确的规划,十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2 通过中国校园在线为学生搭建生涯规划平台
为了帮助学生开启自己的“未来之门”,校方近两年来做了许多探索。尤其通过中国校园在线,逐渐为学生搭建出一个系统的生涯规划平台。
据校长介绍,校方申请引入中国校园在线,借助产品的学生生涯测评、生涯知识及生涯智库,开展生涯规划活动。活动旨在让学生自我探索,通过生涯测评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爱好、特长、价值观、身份及使命;同时,让学生学习生涯知识,通过中国校园在线的生涯智库,了解优秀高校的择选条件、了解各职业的人才需求,通过行业和职业的探索,从而拓宽视野,提高规划意识,科学决策,作出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决策,理性规划好自己的中学生涯。
“通过中国校园在线,特别希望同学们能得到更多课本之外的知识技能,比如掌握职业访谈的方法与技巧;比如提升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领导力。尤其希望大家通过这样的活动了解各种职业,从而找到自己喜欢的职业,或者在自己不喜欢的职业的反方向找到喜欢的职业,让学生早日规划、设计自己的幸福人生。”
据了解,校方也得到了中国校园在线的大力支持,企业先后邀请了多位教育专家,担任同学们的“职业导师”。
为了更好地在学习开展生涯规划,让更多学生受益,校方还专门引进了中国校园在线携手华东师范大学共同编著的校园在线高中生涯教育系列教材手册,教材手册通过“具有生涯意识”、“具有生涯知识”、“具有生涯决策能力”三个阶段,“生涯故事”、“生涯知识”、“生涯测评”、“生涯探索”、“生涯拓展”五大模块内容,帮助学生了解生涯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从体验、知识、测评、运用到拓展,更好地探索自身个性、兴趣、爱好、性格、能力等;同时帮助学生对高校文化底蕴、专业设置以及未来的职业世界进行探索;最终引导学生作出科学的、适合自身发展的生涯决策。
校长表示,通过中国校园在线,对生涯规划教育进行了科学化的管理和实施。通过课堂互动活动培养学生兴趣、提升能力、体现价值。“中国校园在线在课程开展前,会对学校生涯规划教育老师进行统一的师资培训;在上课的过程中,中国校园在线也提供了全套的课件及上课资源,除了学生,也让所有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不断提升。”校长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