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安徽高考加分调整省级优秀生不再加分
|
来源:江淮晨报 2009-11-4 9:13:00 |
|
明年开始,我省省级优秀学生在高考中将不再享受加10分的政策,也不再享受免试保送进入高校的资格。昨天,省教育厅就此向各市教育局下发通知。
■权威发布
省级优秀学生高考不加分
明年开始,省级优秀学生评选结果将不再直接与高考录取挂钩。昨天,省教育厅就此向各市教育局下发通知。
根据规定,自2010年起,省级优秀学生评选结果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呈现,不再直接与高考录取挂钩。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优秀学生不再享受高考成绩加10分投档的政策,二是他们也不再享受免试保送进入普通高校学习的资格。
虽然省级优秀学生不再享受高考加分,但明年,这一荣誉的评选仍将继续,并且参照往年惯例,将在省级三好学生评选的基础上评选省级优秀学生,评选程序和数额确定比例原则上保持不变。
除此项之外,高考其他加分因素是否有变?省教育考试院对此回应:明年高考加分政策目前仍在制订当中。
自2002年起,我省在普通高中生中组织开展了省级优秀学生评选工作,根据省教育厅的统计,每年全省有40名左右的学生获此荣誉。“他们都是万里挑一的优秀学生代表,开展此项评选对于学生全面发展有激励作用。”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说。
■部门解读
教育厅解释政策调整原因
这几年,凡获得省级优秀学生荣誉的高三学生,在高考中都可以享受到总分直接加10分的优惠,现在为什么取消了?
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缪富国在接受本报记者的访问时解释了背后的原委。一方面,从2009年起,新调整的高考改革方案已经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优秀学生已成为综合素质评价的一项内容。“省级优秀学生这一荣誉本身就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志,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已包含了这一方面,并将作为高考录取的依据,我们就不再将它作为加分因素了。”
另一方面,在过往几年的实践中,优秀生的评选结果直接与高考成绩相挂钩,难免会产生一些问题,评选过程透明度易遭受质疑,评选结果也易于受到各种干扰。缪富国说:“这一政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各种制约因素导致结果难以反映在校高三学生优秀的最高水平,最终背离了评选优秀生的指导思想和初衷。”
■各方评说
取消高考加分总体影响不大
教育专家:高考加分政策显松动 “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高考加分政策的一种松动。”省城某教育专家认为,省级优等生与高考直接录取的脱钩,使得更多数的学生能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面对高考。“除此之外,更多的加分政策将在今后不断的实践中或增设或删减,得以修补和完善。”
教师:对学生影响不会太大
“不直接加分,也不凭此保送,而是放在综合素质评价中,这种软挂钩对学生影响应不会太大。”合肥七中副校长董平在得知这一政策变动后对记者说,“七中这几年省级优秀生的名额很少,所以七中的师生对这一变动的影响感受并不强烈。省级优秀生的政策毕竟是面向少部分学生,我们平时抓成绩、抓素质,面向所有的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
合肥一中现任高三年级部副主任王东录认为,加不加分对优等生影响不大,对其他同学来说就更没有直接影响了。“真正的好学生,优势也许并不仅仅是这加上的10分;对于其余同学来说,本来也就没有加分,现在他们做好眼下的复习足够了。”
经历过2009年高考的合肥一中原高三年级部主任封安保则认为,加分与否的影响还要辨证地综合看待。“对于高考分数与理想高校有几分差距的学生来说,这10分就至关重要了。”封安保以去年合肥一中省级优秀学生曹静曙为例,“她高考分数640分左右,加上了10分,现在她在中山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就读,如果没有这10分,上目前的高校可能有点悬。”
学生:这是给所有人加了分
省级优秀学生相比于每年的高三毕业生平均是万分之一的比例,对于四千多万的高三应届生来说是非常小的群体。“与其说是不给那些优秀生加分了,还不如说是给所有的高三学生都加了10分。”合肥六中高三的向同学说。
采访中,面对这一政策的改变,很多同学第一反应就是“公平”两个字。“我们将与优秀生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开始高考,在起始成绩上我们不再有5分、10分或者20分的差距了。”与此同时,同学们也期望高考加分政策能更全面和公正,加分兑现的过程能更透明。合肥七中在读高二的沈同学就说:“我希望等到2011年的时候,会有更好、更公平的加分政策。” |
|
■相关链接
|
 |
|
|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