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考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2007年专家辅导: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精选
来源:燕赵都市报     2007-3-14 14:26:00
 
 1、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留别明·郑之升

  怅望溪亭夕照明,绿杨如画罨春城。

  无人为唱阳关曲,惟有青山送我行。

  注:罨,yǎn,覆盖。

  (1)诗歌第三句“无人为唱阳关曲”中的“阳关曲”典故,出自唐代诗人

  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请在横线上填写出作者姓名和《渭城曲》的最后两句。

  (2)请从《留别》中挑选一个最能体现作品情感基调的字,并简要解说理由。

  (3)唐诗中有许多著名的送别诗,其中《渭城曲》是代表作品,但清代评论家沈德潜认为唐人的送别诗不时落入俗套,而《留别》这首诗却写得很有个性。请比较《留别》与《渭城曲》,说说《留别》这首诗的个性主要表现在哪个方面。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答张十一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注:本诗是诗人被贬广东阳山时所作。筼筜:大竹名。踯躅:羊踯躅,杜鹃花科,春季开鲜艳红黄色花。斗:陡。

  (1)第二联中的“竞”“闲”二字,向来受到人们的称赞,请仔细体会,然后说说这二字的妙处。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裴给事宅白牡丹

  裴潾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注:裴给事即作者裴潾。给事,官职名。

  (1)这首诗是怎样描写白牡丹的?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长相思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

  一帘风月闲。

  (1)词中“相思枫叶丹”与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都写了枫叶,两者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2)词的下片“菊花开,菊花残”两句对表现主题有哪些作用?

  5、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灞上秋居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1)诗歌的首联描写了怎样的一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2)“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一联值得玩味,请你作简要赏析。

  6、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做诗后的题目。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1)诗人笔下的岳阳楼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全诗体现出何种情感基调?

  (2)“雁引愁心去”一句又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好?为什么?

  7、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

  越调·平湖乐王恽

  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

  入手风光莫流转。

  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

  江山信美,终非吾土,何日是归年?

  (1)开头五句描绘了怎样一幅美景?写这幅美景有何作用?

  (2)略析这首元曲主要的艺术手法或表达方式。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浣溪沙欧阳修

  湖上朱桥响画轮,

  溶溶春水浸春云,

  碧琉璃滑净无尘。

  当路游丝萦醉客,

  隔花啼鸟唤行人,

  日斜归去奈何春。

  (1)据词意,说说词人游春时在感情上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古人诗词讲究炼字,力求一字乃至数字传神。试分析“萦”“唤”二字在词中的妙用。

  9、阅读下面的两首诗词,完成后面的试题。

  溪居唐·柳宗元

  久为簪组①束,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②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①簪组:古代官吏的冠饰。②榜(péng)进船。此句意为天黑船归,船触溪石而有声。

  鹧鸪天宋·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①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⑤。

  注:①青旗:即酒招,也称青帘,是卖酒的标志。

  从整体上看,这两篇作品都写的是农村的田园生活,但诗人的描摹角度和思想情感却不尽相同。请做简要的分析。

  10、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春闺思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1)这首诗中两组叠音词的运用有何妙处?

  (2)这首诗中抓取了哪一细节?寄寓了怎样的情感内涵?

  1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谢亭送别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1)这两首送别诗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其中都写到“水流”,简要分析他们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比较分析,请说出这两首诗最后一句在表达和抒情上各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

  1、(1)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怅”字。诗歌前两句写作者“望”见的是“夕阳”“绿杨”等传达“哀情”的景物,后两句写无人送别的亲身感受,语意着力突出“孤独”,而这些都能较好地表现“留别”时的“怅惘”情结。

  或者:“怅”字。这一字点出作者的感受。面对着夕阳下的溪亭,绿杨覆盖着春城,只有青山为我送行。作者心中惆怅,孤独寂寞之情油然而生。没有人为作者送行,作者难免惆怅。

  或者:“怅”字。一个怅字奠定了全诗的惆怅失意的感情基调,统领全诗。作者离别故乡,作别如画的春城,内心自有绵绵留恋难舍之情。然而离别之时竟无人为之相送,更增加了几分落寞之感。

  (3)沈德潜说此诗“情致缠绵,比唐人作更翻得别”。其别就别在不落前人以“长亭”和“折柳”来写离别的俗套,于常见景、熟用语中翻出比友人相送和“为唱阳关曲”更令人不堪的新意。试想前人离别,临行尚有人折柳相赠、以酒乐慰情,其愁仅在“西出阳关无故人”,而诗人却连这一点慰藉也不具备,一人来去匆匆,心情自然也远非通常的“黯然销魂”可比。也正因为此,诗人才不得不将这种人生的苦痛“留”在溪亭,“留”在青山绿水之间,让后人来细细地加以品味。

  或者:《留别》这首诗中并没有写到友人为作者送行的场面而是写景为作者送行。《渭城曲》描写了友人惜别的场面,而留别却十分新颖。一般的送别诗都会写送别的场面,因此留别不落俗套,以景来反衬自己离别时候的惆怅,更显得内心忧愁。

  或者:一般唐诗写送别时,都会出现友人为之送别,然后通过两人之间的不舍来体现送别,而此诗则只出现作者一人走向远方,只有青山为之送行。此诗用乐景写悲情,写绿杨如画般掩盖着春城,而我却惆怅的望着这美景,不似一般唐诗用愁景写悲情。

  2、(1)二字对仗工稳,生动传神,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春天的生气。“竞”字把嫩笋争相滋生的蓬勃景象写活了,“闲”字则把羊踯躅随处开放、清闲自得的意态揭示了出来。

  (2)有无辜被贬的忧怨,又有对前途的担心;有自己被贬南荒回归无望的叹息,又有对未来建功立业的憧憬。(任答两点即可)

  3、(1)①通过描写长安豪贵争相观赏紫牡丹的盛况来渲染紫牡丹的名贵,为后面展开对白牡丹的描写作了有力的铺垫。

  ②用“玉盘”比喻盛开的白牡丹,形象地写出了白牡丹的冰清玉洁。

  ③以冷露、月白、风清衬托白牡丹的超凡脱俗。

  ④上联人们观赏紫牡丹时车水马龙、观者如云的喧嚣情景与下联无人观赏白牡丹、庭园寂寥的冷落景象构成鲜明对比,通过一动一静、一热一冷的对照写出了紫牡丹和白牡丹迥然不同的遭际。

  (2)①表达了作者虽似白牡丹冰清玉洁(或:超凡脱俗)却无人赏识的幽怨之情。②表达了作者对白牡丹冰清玉洁(或:超凡脱俗)却无人赏识的同情。(两个答案均可)

  4、(1)前者通过“枫叶丹”来写秋之深,从而表现相思之愁苦;后者用春天的“二月花”来比枫叶,一扫常见的凄凉暗淡,透露出欣喜昂扬之情。

  (2)点明时令是秋季,从花开到花落的时间长,说明相思之久;用“残”字渲染萧瑟冷清的气氛,衬托愁苦的心情。

  5、(1)首联描写了秋风秋雨傍晚时分才停下来,在暮霭沉沉的天际,雁群自北向南急急飞过的画面,渲染了凄清、阴冷、孤独的氛围。

  (2)诗人触景生情,羁留异地见落叶而思故乡;“寒”“独”二字相互映衬,写尽客居他乡凄凉孤独的心情。

  6、(1)李白写出了岳阳楼的“高”,全诗的情感基调是“欢乐愉悦,旷达飘逸”的。

  (2)“雁引愁心去”更好,飞雁亦通人情,带走了诗人的郁闷。而且与下句“山衔好月来”对仗、映衬,诗的意象尤为生动。而“雁别秋江去”则只是客观描绘,缺乏主观情感色彩。(只要答到手法上的拟人和结构上的作用即可,不要求展开。)

  7、(1)描绘了一幅南方水乡的清秋美景,秋烟朦胧,波平如镜、小船摇荡,姑娘语柔笑甜。景美、人美、生活美,令人神迷心醉,但这却使诗人的旅愁和乡思更加强烈。所以用乐景为哀情铺垫蓄势,使哀情表达得更强烈、感人。

  (2)主要的艺术手法:反衬手法,乐景衬哀情,相反相成,艺术感染力强。主要的表达方式:前五句写水乡美;后三句抒思乡苦,描写反衬抒情,写法别致。

  8、(1)由喜悦到日暮须归的无奈、惆怅

  (2)“萦”“唤”二字采用拟人手法,将垂柳、啼鸟人格化。垂柳依依,小鸟啼啭,似乎在热情地挽留游客。传达出词人极度陶醉的喜悦之情。情与景浑然一体(情景交融),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9、柳诗着重从诗人自己的生活来表现乡居的闲适,锄草劳作,击石唱歌,但字里行间(“谪”、“不逢人”)透出一些孤愤。辛诗则从乡村的环境景色着笔,描绘了一幅田野初春生机蓬勃、清新美丽的图画,更通过城中桃李与溪头荠菜的对比,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10、(1)“袅袅”写柳枝摇曳之态,“青青”绘桑叶青葱之色,这两个叠词渲染出一种融合骀荡的无尽春意,同时又增添了诗歌的韵律感和音乐美。

  (2)诗歌中作者抓取了“提笼忘采叶”这一细节:和众多的采桑女一样,本来是到郊外采桑叶喂春蚕的女主人公,却倚树凝思,一动不动,手里提着个空空的竹篮。这一特写镜头表明了她虽身在桑下却心不在“桑”,而是在思念自己从军的丈夫。

  11、(1)相同都是借对水流抱怨来表达自己的心情,都用了反衬的手法。不同:许诗以水流“急”来反衬自己内心对友人的依依难舍之情,刘诗则通过一个“自”字,以无情衬有情,表现了朋友离去后自己心中的伤感和孤独。

  (2)许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风雨凄迷的景色来映衬心中的烦闷和惆怅,含蓄而富有感染力。刘诗则是对照写景,借万里“青山”中一叶“孤舟”表现朋友的孤独寂寞和自己政治上失落苦闷,感情浓烈,言近旨远。

■相关链接  
  • 贵州省2007年高考艺术类专业分数线划定
  • 让高考指挥棒指向素质教育
  • 高考作文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 吃透教材是考试取胜基础
  • 高考志愿指导:想当国防生需要什么条件
  • 辽宁省2007年高考报名和考试科目设置详解
  • 我为女儿准备两张“牌”:高考 留学
  • 河北:2007年高考招生录取工作有变
  • 法国高考作文重学能测验 文科试题考"我是谁?"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