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回避考前焦虑
海南新闻网4月12日消息:(记者 许欣)4月9日,针对高考生在复习过程中的情绪变化等问题,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唐登华教授为海南中学的教师、学生和家长上了场别开生面的心理健康课。
许多考生在高考前常常会出现焦虑症状,具体表现为担心、不安、紧张、烦躁、头痛、失眠、身体不适等,严重者呼吸困难、胸痛、胃肠不适、月经紊乱、手抖、出汗、皮肤过敏,尤其是部分学习优异的尖子生表现更为突出,众多家长对此十分苦恼。
唐登华建议,当家长和考生出现考前焦虑症状时,要坦然接纳,不要回避。家长和考生要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对自己的高考目标过于苛求。要知道,想望越高,考前焦虑的表现就越强,对考生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大。
对于考生的焦虑症状,医生或许会采取生物学干预方法,开一些药给考生服用。但社会心理学干预法是解决问题的根源。家长的信任与理解,和谐的家庭气氛都可以起到舒缓心理压力的作用。
以平常心对待大考
唐登华说,高考前调整心态很重要,临考前几天留出时间多想想生活中愉快的事,有利于放松心情。以平常心对待大考,保持规律的饮食与睡眠,平时怎么吃怎么睡不用刻意改变,要强调努力的过程,不要刻意追求回报。
从战略上讲,要对高考持藐视态度,但在战术上则要非常重视,不要把不该漏的分丢掉。应试是讲究技巧的,拿到试卷先从头到尾浏览一遍,对难易比重做到心中有数,依先易后难的顺序答题。合理分配时间很重要,在所能掌握的时间内,力求把答案填写完整。
“千万不要提前交卷。”唐登华说,高考时间要分秒必争,如果时间非常充足的话不要忘回头看。有的考生由于过度紧张还没把题目看完便答题,答案往往不完整。他提醒考生,在考场上切记把试题答完,尤其是多选题、论述题更该如此。作者:纪燕玲 唐海英 张书松 许欣来源:海南新闻网-南国都市报梁冬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