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
来源:中青网      2007-2-3 9:16:00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文联、作协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特别强调“推进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要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国务院《“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也提出“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科课程都要结合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按现行语文教材,小学阶段古诗词背诵推荐80首;中学阶段文言文背诵40篇、古诗词背诵100首。数量可谓不少,关键在于如何教与如何学?

  教学传统文化可借鉴一些传统的教学经验,最重要便是熟读。为督促和检验“熟读”,每天都要背诵“国文”,百读不倦,熟读才能领会,运用之妙更在熟读之后,这是古今大师的共同体会。朱熹就曾说过:“熟读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近代文人闻一多称,“能背诵经文,将亦可终身受益”。

  学习传统文化还有助于对现代汉语的学习和使用。胡适、鲁迅、郭沫若等大师到当代的知名作家,多是从熟读传统经典范文、诗词“打下切实根底”的。现在有些知识分子学历不低但笔力平庸,特别是那些令人读不懂的“朦胧”诗人,不问便知其传统文化根底如何了。

 

  目前,传承传统文化的诗教举步艰难。特别是有些教育、文化和传媒人士很不理解,时至今日还在公开斥责古诗词“束缚思想”,断言“不可能走进校园”。在教学方面也有改进之必要,长期以来偏重意境词句欣赏,忽略体裁格律探索的结果,许多学生走出学校连什么是律诗、绝句、辞赋、对联都分不清楚,犹如农家子弟不辨韭菜麦苗。

  在中小学里培养精通传统格律的诗人不容易,但普及一点基础知识并不难。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带个好头,为中小学语文教师提供进修、交流的机会与条件。地方政府更有责任施落实《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在学校率先振兴诗教,代代相传,开地方风气之先,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之举。

■相关链接  
  • 学校“升级”收费见涨?
  • 学校卖力“推销”毕业生
  • 学校签约 治乱有责
  • 不要让学校失去历史记忆
  • 学校围墙被无故推倒 25中学只好让老师轮班巡逻
  • 学校澡堂里最欠扁行为
  • 学校食堂里最欠扁行为
  • 学校宿舍里最欠扁行为
  • 无人监考的学生考试能走多远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