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华工也欲取消公费读研 穷学生读得起研吗
来源:广州日报      2006-9-8 8:43:00
 
  昨天上午,华南理工大学的3000多名06级研究生新生到校报到的同时得到消息,这届研究生将面临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一步:普通奖学金动态管理。

  不再有公费自费区别

  华工今年硕士新生近2700名、博士新生504名,仍按计划内公费和自筹经费两种形式管理,对于贫困家庭学生采取先入学再申请助学贷款的方式。从今年开始,硕士生315元/月、博士生405元/月的普通奖学金将全部归入动态管理,入学第一年仍由“计划内”公费研究生享有,以后按学年进行重评,年度成绩及综合素质表现等成为评估标准,这意味着原本没资格获得这笔奖学金的计划外自费研究生也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成绩去竞争。学校有关负责人表示,这项改革是为明年研究生学费、普通奖学金、优秀奖学金的收发动态管理作准备。

  而就在不久前,中山大学正式公布从2007年开始研究生收费改革,所有研究生都要缴纳每年1万元的学费(不同专业学费有所不同),同时所有研究生都可申请奖助金,奖助金包括学费和生活津贴,奖助金的受益面第一年不低于普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50%。华工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陈铁群昨日告诉记者,华工也正酝酿相关改革,改革后将不再有公费和自费的区别,所有普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都需交纳学费,同时所有学生在读期间都可向学校申请奖学金。陈铁群表示,华工改革后的学费收费应该不会超过目前中大1万元/年。

  多种经济来源解决学生问题

  一旦取消公费读研,对许多家庭贫困的学生而言1万元/年的学费可能成为天文数字,对此陈铁群向记者详细介绍了校内研究生的经济来源并作出承诺:除非是学生自己不愿读,否则绝不会让一个贫困生因为没有钱而无法攻读研究生。

  陈铁群说,贫困研究生可以先来读书再申请助学贷款。在新机制下,学校会有相应的奖学金制度出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学生的问题。此外,研究生经济来源还包括两方面:一是帮助教授做科研所获得的科研补贴,二是二年级以后进入企业实践所取得的报酬,另外学校还有大量勤工助学岗位。“研究生在进校前可能是贫困的,进校后就不贫困了。”陈铁群笑着说。

  对于改革后保送研究生是否收费的问题,陈铁群说,免试推荐研究生都是相当优秀的,对于优秀的学生总应该是鼓励为主,因此即使收费,金额也相对不会太高。

  各方声音

  学生:奖助金评选标准要订好

  张同学是今年的保送研究生,她认为:“现在确实有很多家庭贫困的研究生,我认为奖助金的制度对他们来说是个好消息。激励学生和照顾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是奖助金制度都要考虑的,所以我觉得制定一个良好的奖助金评选标准意义更为重要。”一位已经毕业的公费研究生谭同学则认为:“奖助金制度可以极大地激励研究生在读研期间努力学习,做出成绩,因为奖助金等于是高额奖学金。”

  市民:已非义务教育收费属正常

  不少市民表示担心在新的机制下一些贫困学生将难以完成学业。“如果完全靠自费,一些优秀的贫困生可能因此丧失了深造的机会,那对国家、对个人都是不小的损失。”不过也有人认为研究生阶段收费是理所当然的事。“研究生不是义务教育,收费也属正常。”市民陈先生说。不过他同时认为,社会需要建立适当的奖励和资助机制,让那些真正优秀的研究人才可以通过奖学金和助学金的帮助来完成学业。

  学校:新机制能促学生努力

  不少学生都认为,研究生机制改革其实是实行“全面收费”,每年上万元的学费导致贫困学生要读研就更困难了。

  对此,华工研究生院副院长李忠告诉记者,很多学生可能对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有些误解。他说,以前研究生分“公费”和“自费”,很多人因为考试的几分之差就只能成为“自费生”,整个3年都自己缴纳学费,而实行改革后,所有硕士生都有机会申请奖助金,而且奖助金的管理是动态的,每年一评,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因为考研时两三分的差别而决定了学生3年期间是公费还是自费。这样的机制对学生而言其实更公平,只要你足够优秀,都可能获得奖金。“动态管理的新机制可以督促研究生3年中不断努力,而不是像以前一样混日子。”李忠说。

  而且他表示,实行改革后学校奖助金的受益面决不会比以前低,可能还会超过以前,让更多的优秀学生能够得到资助,因此即将考研的学生们完全不必因为收费制度的改革而有所顾忌。 (记者秦晖 实习生唐梦圆 通讯员刘慧婵)

■相关链接  
  • 庆节日210万重奖老师
  • 明年华工研究生拟全面收费 计划尚须教育部确认
  • 石柱丰都学校乱收费被查处
  • 教师节太原影都向老师免费开放
  • 李月娥:不离不弃的守候
  • 高校搭鹊桥教师来相会
  • 教师节前拜良师[组图]
  • 孔子教育奖颁奖奖章正式公布
  • 好的教育应当让孩子像孩子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