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高校院里还混有多少“李鬼”?
来源:新华网      2006-7-13 15:33:00
 
  据2006年7月5日新华网援引《新闻晨报》报道,高考分数公布不到一周,上海某大学“中新科技管理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就提前送到了一些考生的家中。学生家长们惊喜的同时,也很觉得蹊跷:录取尚未开始,这家高校怎么知道考生分数的?
  一调查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李鬼”做的怪!――“中新科技管理学院”根本就没有招生资格,只是一家挂靠在某大学名下的培训单位。他们从考生所在中学获悉考生们的个人信息后,就违规擅自下开了大学录取通知书。
  我想,考生及家长们一定有些后怕,若非“李鬼”中新科技管理学院性急提前行动,引起他们怀疑露出真相,单凭罩在其前的上海某大学的牌子,也会把他们骗了去了。那下场也许很惨,很可能到头来花了巨额学费,却只能拿个国家不承认学历的“培训证”。
  人们都知道,像这些高校院内的“李鬼”,存在不是一天两天了。最猖獗是在前几年,他们以高校“校中校”的形式出现,实际要么是“自考辅导班,要么是培训班,或者其他别的杂七杂八的明堂,但对外却挂羊头卖狗肉,故意模糊实际内容,动辄以某某大学装门面,引诱求学心切的学子上钩。由于学子的单纯和善良,每年都有大批的考生被“招'进了这类学校。给办学者增加了不少的收入。
  可是“李鬼”毕竟不是“李逵”,由于招生脱离了国家的监控,认钱不人,学生程度参差不齐,而办学单位师资力量、管理欠缺等等,这些校中校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有的甚至很严重,为教育不公平、高校教育混乱,起了推波助谰作用,引发了一系列教育腐败案件。
  为此,国家教育部在2003年就下发通知,对高校校中校现象进行了规范和管理。近年更是严格治理。所以,这类现象少了不少。然而,它们远未绝迹,值得有关部门密切注意。作为公民,每一个人有权利发出疑问:高校院里还混有多少“李鬼”、准“李鬼”?是否应该清除一下,别再任其挂羊头卖狗肉?(苏景义)
■相关链接  
  • 坚强猛子苦累压不倒信念 打定主意供哥上学
  • 泡网吧?我也不想 谁叫校园场地不开放
  • 13岁少女笑迎中科大少年班生活
  • 众多好心人帮助“校园歌霸”
  • 永州市零陵区:村干部和小学生请进大学校园
  • 支持教育交流走进大学校园 戴尔投影仪服务山西大学
  • 实验班快慢班淡出校园 高中新课程改革拉开序幕
  • 不想离开校园的创业者
  • 八一男篮走进小学校园 捐赠签名篮球并指导训练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