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关注孩子的“后高考心理”
来源:生活日报     2006-7-13 14:17:00
 
  高考过后的几个月如何度过,已经成为许多考生尤其是家长关心的问题。有关专家提醒,考生心理危机发生率考后多于考前,家长应关注考生的“后高考心理”,引导考生考后“放松莫放纵”。
  考生心理将遭受两极考验随着高考成绩的公布,
  录取通知书的陆续发放,考生们的心理状态会出现两极分化。成绩优秀的考生为了放松而开始疯玩,成绩不大理想的考生则陷入悲观失望的情绪中。这是考生心理出现两极分化的鲜明写照。
  大考之后,不少考生都会通过上网聊天、网络游戏、同学聚会、外出旅游等方式让自己“尽情释放”一下大考紧张情绪,有的甚至夜深方归,令家长十分担忧。有的考生一下子不知该做什么,对考后生活无所适从。也有个别考生,因为担心考试成绩不理想,整日忧心忡忡,闭门不出。由于考试成绩不理想而陷入痛苦中,等待录取结果的他们,总担心难以出现理想的结果,期望值过高又总是落空,就会受到较大的心理刺激,容易导致情绪压抑。一些性格内向的考生,还可能由于过分焦虑、恐慌、烦躁等而“走极端”做出傻事。
  家长关注考生心理重在引导专家分析,考生在经历
  几个月紧张迎考之后,各种心理需求在高考后一段时间会出现“井喷”现象,很多潜伏的心理危机就很容易出现。有研究资料显示,从高考结束到发榜后一段时间,考生出现心理问题较之考前与考中有增无减。专家就此呼吁,全社会追求“人文高考”的理念应贯穿复习、考试和招生始终,家长尤其要引导考生以“平常心”度过高考后的“等待期”。
  专家建议,家长要合理安排考生的考后生活,多为孩子安排一些音乐欣赏、图书阅读等有利于“积极休息”的活动。考生还可利用这段时间进行一些社会调查,比如前往人才市场了解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减少日后工作学习的盲目性。
  对这些受消极情绪困扰的考生,家长要及时进行心理调节,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高考观念,认识到上大学并不是成才的唯一途径。在此基础上,家长不妨为孩子们制定几个落榜的设想,如复读、参加其他形式的学历教育或找工作等,使考生认识到人生还有许多道路可走。文/新华
■相关链接  
  • 脑瘫女孩高考取得547分
  • 新加坡在兰组织“洋高考”
  • 高中今秋开学实行学分制,副市长贺旻称,3年后
  • 成人高考下月中旬报名 奥运会前八名可免试
  • 专家指导暑假生活 小、初、高学生对号入座
  • 留守孩子暑假能过得开心吗
  • 高二生提前进入“临战状态”
  • 网友发帖:清华法学院招博单科不设线有黑幕
  • 江苏高校收费今年不涨价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