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教育创新还是重回蒙昧
来源:生活报     2006-7-11 16:17:00
 

  这已经不是兴趣班,而是以古老的私塾教育替代小学教育。日前,在上海举办的2006年“读经教育与学校教育”研讨会上传出消息:一些志同道合的家长正悄然通过一所名为“孟母堂”的全日制私塾,在12名上海孩子身上实验一种具有颠覆性的教育形式。在这里,学生要做的,除了背诵经典还是背诵经典。(7月10日《东方早报》)

  不少人对私塾的印象来自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尽管那是一篇满含温情的回忆文章,但对私塾的立场是批判。死记硬背的落后教育方式,压抑个性的教育理念并不是值得怀念的内容。如今,私塾教育悄然复活,人们也不免质疑它的初衷、功能和效果。

  从报道看,私塾里“不讲课文、不教英文单词、不上一般的小学算术”,主要是让学生背诵经典。当然,这里的背诵不限于中国古代传统经典,还包括英文经典和数理经典。一些家长通过实践,发现自己的孩子在不明白具体语意的情况下也能背诵英文的《仲夏夜之梦》。把孩子送进私塾的家长们,显然是在套用传统的私塾教育方式,期望以此来达到修正现代教育的弊端。

  以应试教育为核心教育体制,有其千篇一律、缺乏活力以及急功近利的一面。“现代私塾”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因材施教、个性教育的渴望。一些人举例证明,近代文史大师幼年时基本上都接受过私塾教育;在当代,“童话大王”郑渊洁仅让儿子读完小学,即退学在家接受“爱与自由的教育”,十多年后,这个只有小学文凭的年轻人居然创办了一份刊物。其实,这些简单的枚举和成功的事例只是告诉我们,应该宽容地对待另类和支流的教育方式,他们有时也能获得成功。如果因此就认定,一种在一个世纪前已经被淘汰的教育模式可以带来普遍的成功,那显然有些轻率。不仅如此,用囫囵吞枣的背诵来检验教学成果,其本质更是一种极端的急功近利。

  就教育规律而言,我们提倡“参差多态”的教育方式,反对简单认定某种教育方式绝对可以成功。因此,我们大可以给现代私塾一个空间,并让它成为对正规教育的补充。但是,如果将这种死记硬背“自行消化”的教育方式覆盖小学和初中,并“取代”九年制义务教育,那就不仅不是教育创新,而且有重回蒙昧的危险。

  (生活报)

■相关链接  
  • 京报指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将推动中国教育发展
  • 爱情观有偏差 受教育有缺失
  • 比尔·盖茨父母的成功教育经验
  • 浙大研究生教育奖贷学金额度、范围较大变化
  •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
  • 6龄童表现出“暴力倾向”心理专家提醒家长改变教育方式
  • 深圳2006年国家司法考试现场报名7月20日截止
  • 公务员考试今日公布成绩
  • 非英语语种外语人才考试今年将举办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