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网消息(《武汉晚报》 )“寻亲”报告团走进理工大“寻亲”报告团成员在主席台上昨晚7时,由团省委、华中科大与本报共同举办的“寻亲”报告团高校行活动,走进武汉理工大学,与数百名学子激情互动,共同分享为烈士“寻亲”背后的故事。
高校行现场,受到感染的大学生热血激荡,频频发问。
一问缘由
“‘寻亲’到底是大学生的个人行为,还是由政府出面组织?”
报告团成员聂红波、崔骁凯:“寻亲”的起源是晚报的新闻报道和学校团委的号召,加入“寻亲”队伍却纯属个人自愿,并写出申请,参与了竞争,当然,自己的出生地如果和烈士籍贯吻合的话,就更有优势。
二问良心
“你们这样做到底是良心的驱使,还是出于对社会的责任?”
报告团成员李秋莹:两者皆有。当我在报纸上看到,有11名烈士57年都不能魂归故里的消息后,我的心感到很疼。作为一名大学生,一直想要为国家、为社会做点什么,这是一个机会,也是一种神圣的职责。
三问烈属
“从图片上看,烈属的家境都不太好,他们的身份到底被确认了吗?会受到公正待遇吗?”
华中科大团委副书记陈刚:有关烈士的遗留问题,正在和民政部门进行联系,将对他们一一进行确认,并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进行落实。此前,晚报和华中科大、山西民政部门均已送出慰问金。
四问未来
“‘寻亲’还会继续吗?其他未送完的将士阵亡通知书该怎么办?”
晚报记者戴红兵、邵澜:84份阵亡通知书,湖北籍战士就有11名。去年10月,本报找到2名烈属,今年1月,华中科大找到5名烈属,还有4名烈士家属,尚在寻找中。此次太原之行,山西大学和华中科大学子已经联手,向全国大学生发出倡议,希望大学生们都来关注这次寻找,让英烈们早日魂归故里。文!记者邵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