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大学生村官"执政"京郊纪实
|
来源:《北京晨报》 2006-2-14 11:36:00 |
|
“农学硕士就应该给农村干点事”
■出镜人物:方庄子村村委会主任助理管仲新
方庄子村村委会主任助理管仲新是32名大学生村官中唯一的研究生,他去年硕士毕业于北京农学院,专业是果树管理。毕业的时候,导师推荐他去天津农学院搞科研,但是他没有去。“我学的是农业,到农村来比在实验室更有意义!”
见到小管的时候,他正在镇上忙里忙外。马上到元宵节了,小管忙着准备元宵节旱船呀、灯会呀等事情,为这个,他过年都没回新疆老家。
小管住在镇办公楼里,记者来到他的宿舍,不到8平方米的小屋,放了两张单人床,他和另外一人合住。两张简易桌子上堆满了肥皂、饭盒等生活用品,小管笑笑,“晚上有时候在这儿看书。”
小管现在努力地把一些新品种引进到方庄子村。他眉飞色舞地说,马上要有新的葡萄品种将引进来了。他还组织镇里的干部去农科院参观学习果树栽培。他说:“农学硕士就应该给农村干点事。” “城里发展再好也不是自己的家。”雕窝村的王小亮由衷地说,原来在北京城里上班,她觉得在城里让她紧张,“觉得好像人人都在掩饰一些东西。回到平谷农村,她一下子放松了,“在这儿,我做的事情都能看见效果,人和人也都那么亲,觉得和家里一样。”
3年的聘期对这批大学生村官来说并不算短,但他们并不是以此为跳板,有人希望村官的经历能为自己的人生做好积累,也有人希望能继续在农村工作下去。“我们想做个农村社会工作者,”黄腾宇雄心勃勃,“我确实想为改变农村尽力。”
各方评说
大学生村官已能独当一面
■出镜人物:平谷区人事局副局长及部分村委会主任
平谷区人事局副局长侯成江说:“我们去年招收了32名大学生村官,他们在去年4月和7月分为两批上岗,现在快一年了,干得都非常好,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我们平谷村干部普遍文化水平低,大专生都寥寥无几,大学生村官的到来,确实给村里增加了活力。村里的电脑会用了,文件材料写得好了,新技术用得多了,产品销售渠道广了……我们非常满意!”
雕窝村村委会主任邢凤栓这样说:“来了大学生,俺们村工作细了一大块!”“有个助理帮着俺,俺们村工作确实细了一大块。你看以前,家家户户的电脑都是摆设,现在电脑都能用上了。她和乡亲们处得也挺好,村里没把她当外人。俺觉得真是有了个好帮手。”
北寨村村民李巧玲也有担忧:“就怕大学生干不长。大学生来了真不错,孩子做作业不会都能找人去问。还能上网告诉俺们价钱什么的,都挺热心的。不过俺们也老嘀咕,村里还是苦呀,大学生到这儿能呆多久?俺们就怕大学生干不长!” |
<<上一页 下一页>>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