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一起中学生自杀事件调查:花季怎变成花祭?
来源:新华社     2006-1-13 14:08:00
 

  平安夜紧接着圣诞节,过了元旦又将是春节。西宁市李先生一家人对一个接一个的节日了无兴致,儿子的突然离去使他们没有了欢笑。

  只因一纸处分通告,李先生的儿子———刚满17岁的少年李晖结束了自己如花的生命。
他为什么会选择死亡?花季生命,缘何如此脆弱?

  一次考试 一纸通告 一个生命

  2005年11月9日下午,正在离家200多公里之外出差的李先生,突然接到儿子的同学打来的电话,说李晖下午没有去学校参加考试,人也找不见,要他早点回家看看。起初李先生并未在意,由于距离家还很远,他打电话让在西宁市区上班的妻子先回家。

  半小时后,妻子打来电话说,家门怎么也打不开。李先生感觉问题比较严重。他一边让妻子找人开门,一边自己也火速往家赶。19时,他赶到家时,妻子和邻居刚刚撬开家门,大家最不想看到的景象出现在眼前:李晖坐在地上,低垂着头,悄无声息。李先生抱起儿子就冲向医院……然而,一切都晚了。

  在一张旧挂历的背面,儿子留下了简单的几句话:“爸爸妈妈:我走了,去一个美丽而没有烦恼的地方。你们不要为我伤心。”

  现实让李先生难以接受。早上还好好的儿子,为什么突然在家中自杀?在不到一天的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从李晖的同学和学校处,李先生了解到事情的真相。

  当时学校正在举行期中考试。11月8日,也就是李晖自杀的头一天,在下午政治课的考试中,监考老师说李晖作弊了。但李晖说自己没有作弊,并去找老师理论。第二天上午,考试结束的李晖和同学一起回家,在学校教学楼内的布告栏上看到了一纸通告,偌大的白纸上用黑色的毛笔字醒目地书写着:

  “高二(6)班学生李晖在11月8日下午的政治考试中作弊。李晖同学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学校的考风考纪。为严肃校纪校规,根据《学校关于考试纪律的规定》,给予李晖以记过处分,并记入学生档案。希望全体学生引以为戒,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下午,同学们发现李晖没有来参加考试。

  家长:学校处理太草率

  悲剧在瞬间发生了。对于人到中年的李先生夫妇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就在两天前(11月7日),他们刚给儿子过了17岁的生日。

  同学们记忆中的李晖多才多艺,幽默大方。在亲友和邻居看来,李晖非常懂事,活泼开朗,乐于助人,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这张以‘大字报’形式张贴的处分通告,‘杀’了我儿子。”李先生说:“学校的草率处理对孩子打击太大了。孩子下午没有去参加考试,学校根本就没有注意到。在把孩子送到医院抢救无效之后,家长通知学校,在两个小时之后校方才赶到学生家中。”

  李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一个父亲对儿子的了解,李晖不会作弊。但是孩子都已不在了,不想就此多说什么。但他认为,学校在处理这件事时至少是太草率了。他说:“学校在这件事中是否严格按照程序去办了?不给孩子申辩的机会,是否把学生当作一个独立的人去看待了?他还是未成年人,这个年龄段,把荣誉看得比他的生命还重要。孩子是走得极端了些。但如果这时有人能点拨他一下,事情不会是这个结果。”

  学校:学生心理太脆弱

  学校老师们谈到此事的第一反应就是:“学生太脆弱了。”而对于学校的处理,认为这都是在按学校的“规矩”办,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据李晖所在的西宁市湟川中学学校负责人介绍,按理学校处理学生必须经过校务会研究作出决定,之后,以通知形式向全校公布,并以书面形式告知学生本人和学生家长。

  据记者了解,在李晖事件中,学校既未经过校务会研究讨论,也没有告知学生家长。

  学校副校长莫文君解释说:“之所以在没有形成正式文件就先张榜公布,是因为时间原因,害怕太晚了。正规的决定要以学校文件形式发出。提前贴出,是严肃学校考风考纪的一种方法。这是学校的惯例,这样执行至少是第三年了。”

  他也认为,学校在管理制度上确实存在有待完善的地方,是否可以更人性化一些,比如在处分前给学生一些思想上的铺垫,让学生能够正确对待,而不是给学生一个沉重打击。

  西宁市教育局局长杜书品认为,学校有自身的规章制度,但是,在处理学生的方式上可以婉转一些。学生没来参加考试,学校没有及时通知家长学生的行踪,学校也是有责任的。

  但她也强调,教育是学校、学生、家长和社会多方面的事,现在作为教师来说,压力也很大,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也很难。

  教育专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亟待加强

  青海师大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李美华教授认为,李晖事件不仅反映出了目前我国教育体制存在的弊端,同时也揭示出学校教育存在的“重教轻育”的问题。

  她说,学校教育中重教学、轻教育的问题相当严重,学习成绩仍是检验学生的惟一标准。在考分、升学率等压力下,老师往往在学业上抓得多一些,但在培养人上做得太少。

  李美华说,青少年在身体发育的同时,心理发展却很滞后,很容易做出情绪大于理性的事情。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比如专设心理健康指导老师,接受学生在心理问题上的咨询。

  目前,李先生已准备向法院提起诉讼。他说,“我要通过法律途径促使学校在管理制度、教育教学中作出改观。自己已经失去了心爱的儿子,不希望再看到类似的悲剧发生。”

■相关链接  
  • 百人班四对同性情侣 大学平淡面对同性恋
  • 调查:感情挫折成大学生同性恋最大原因
  • 一个大学生眼中的校园同性恋
  • 复旦同性恋研究公选课从爆棚走入平静
  • 大学教授:像对待普通人那样对待同性恋者
  • 大学生宁“啃老”不就业 家长、社会谁之过?
  • 中国的孩子咋就这么累?
  • 广东艺术院校报考时间确定 文化课为“3+历史”
  • 高中女生为何“持刀逼父换豪宅”?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