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成考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立交体系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07-4-12 17:14:00
 
当今中国的高等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新兴交叉、边缘学科大量兴起,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更为突出;另一方面,在以人为本的时代潮流下,学生的个性应得到充分发扬,需要多样化的教育服务。建立起适应多样化人才培养的人才立交教育体系,已是高教发展的一个必然方向。
    
    所谓立交即上下互通,即人才成长还应有向下发展的渠道。这涉及到人才培养质量观的问题。在现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多样化的人才质量标准尚未建立,重学术、轻技术,重学历、轻能力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少用人单位甚至到了非硕士不要的境地。因此专科学生进入本科学习,本科学生直接攻读硕士的发展方式容易被理解、被接受;而让那些不适宜、不喜欢就读本科的学生转而去读高职则很少有人接受。笔者认为,学校有层次之分,但人才只有类型之分,而无高低上下之别。不同层次的学校,其培养的人才类型会有所不同,但并非是质量的优劣。无论哪种类型的人才,如专业型、通才型、复合型、研究型、应用型、管理型等,都有社会的需求,都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不能简单地以学校的层次来区分人才质量的高低上下。因此,人才培养立交桥应能让不同志向、不同兴趣、不同类型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通道,包括为不适宜进行学术研究的本科学生向培养职业技术应用能力方向发展构建好通道。
    
    所谓左右相连,关键是抓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性、适应性、创造性”等本质属性,通过有效途径和方法,改变培养计划和教学管理制度的刚性设置,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柔性发展空间,培养学生多种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交叉复合,包括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及多种专业间的复合,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复合。
    
    人才立交教育的社会需求
    
    当今时代,科学上新的前沿学科不断涌现,并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向前拓展,使得专业知识的有效期大大缩短,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另一方面,学科相互交叉与渗透,不断向综合化、更大跨度的趋势发展,再加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新技术、新工种、新行业的不断涌现,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管理理念正迅速发生改变,社会对人才的知识和能力要素与结构的需求发生重大变化。因此,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愈来愈不合时宜。300多个用人单位的调查结果充分说明了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迫切性。这种由通才转向专才,再由专才转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的转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
    
    此外,随着城市化和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尤其是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需要大批多样化的优秀人才,我国的教育形式需要呈现多样化以适应这些变化。
    
    全国学联的有关调查指出,当代大学生对个性的追求表现得更加显著,对未来的角色设定呈现出独立、多元的色彩。如何保护人健康的个性,并把它挖掘、发扬,应该是教育的功能之一。近年来发展的个性心理学和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其发展的动能和潜力,学生在高校中除了单纯的学习外,还要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学习生涯、职业生涯的设计和规划。我校对1000余名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机电学院学生的问卷调查也显示,同是机电大类学生对所需提高的文化素质、业务素质也各不相同。显然,单纯的专业教育根本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多样化、个性化追求;唯有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多样化的交叉复合培养渠道,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
    
    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是积极向上的。随着我国终身教育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市场经济下人才的流动性,本科教育对许多人而言已不再是职业的终极教育,而仅是终身教育中的一个环节、一个平台。唯有为学生提供立体向上的多样化培养渠道,才能满足学生对教育的高层次的追求。
    
    高等教育立交体系的架构
    
    人才立交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具体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宏观上应建立起层次分明、目标定位准确的高等教育体系,统一的质量标准平台和开放的学分互认体系。
    
    我国虽然已建立起全日制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远程教育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但由于分类不清、定位不明、特色不显、质量不彰,各类教育间难以实现有效的交流和沟通。高等教育“立交桥”应在一个优化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中,促进不同教育类型、层次间的联系。其次,统一的质量标准平台有利于各类人才在各类高等教育间的流通,有利于各类高等教育坚持各自的质量标准、办出特色。在此基础上,通过开放的学分互认体系,实现不同高等教育间的衔接和沟通。而对于具体的一所高校而言,在架构多样化的人才立交教育体系时应纵、横向贯通,以学分互认体系的建立为主线,以弹性学制等制度的改革为支撑,以多样化的人才立交培养渠道的构建实践为重点。
    
    任何一种教育体系的构建都离不开相应的制度来支撑和保障,人才立交教育体系的构建显然不能例外。只要给学生提供合适的发展渠道,每个人都可发挥自身的特长和优势,从而培养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实行弹性学制,通过拓宽学习时空,给学生以更大的学习自主权,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和自主培养;通过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制度的建立,打破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类别间的壁垒,实现学生的畅通流动。通过制度的改革,为人才的立交培养提供制度的保障。
    
    多样化的人才立交培养渠道还应实现纵、横向的融会贯通。纵向应根据人才成长的特点,实现专-本-硕的一体化培养和成教-普通间的有机衔接。具体而言,即应打破各种专业、层次、体系间的壁垒,为各类人才的成长提供合适的发展渠道。专科可以升本科,不适宜、不喜欢读本科的也可就读高职,普通全日制的学生可以与成教学生身份互换。这既是多样化人才质量观的要求,也是终身教育体制的要求。横向应打破专业间的壁垒,实现人才的交叉复合培养。一方面,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开设“X+Y”式人才立交复合型专业,如软件工程(2+2)、国际经济与贸易(3+2)等;另一方面,通过大力拓宽学生转专业渠道,实现优秀生、特长生、兴趣生的转专业,使各类学生都能通过合适的转专业渠道就读喜爱的专业;此外,通过大量开设第二专业、第二学位,让学生在主修专业之外获得第二专业教育,有利于培养能力结构立体交叉、知识结构多元复合的人才。
    
    (陈煜 徐世浩)2007年4月10日第9版
■相关链接  
  • 高考英语口试17日开始 全市考生4916人设考场9个
  • 高考前如何应对各方影响 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 高考还是出国留学? 专家帮高三学生定位
  • 13所高校校长在小平故里纪念恢复高考30周年
  • 高考等四种考试五年内建成国家级题库
  • 高考成功贵在坚持关键时刻可别倦怠
  • 教育部:高校可拒收高血压慢性肾炎肝炎考生
  • 学生校外教育全面升级
  • 教育界人士呼吁 给孩子上份保险很重要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